1 / 4
文档名称:

认识三角形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认识三角形教案.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9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认识三角形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学生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的:
知识和才能:学生掌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过程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通过操作活动探究和发现三角形边的关系,并加以验证,进一步感受这一结论的真实性.
教学具的准备:吸管、小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刚刚我们一起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来认识三角形的三条边各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准备的吸管剪成三段,试一试,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操作,有的学生如愿以偿,有的学生束手无策.)
  师: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那么围不成呢?这里面终究有什么机密?
(引导没有围成三角形的同学观察自己剪出的三段吸管.)
生1:我围不成三角形是因为我剪出的三段吸管长度相差太大。
生2:我剪出的三段吸管,其中有两段合起来都没有第三段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
师:你们认为怎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1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猜测: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这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学生拿出信封,内有4厘米、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小棒各一根。)
学生小组合作:任取三根小棒围三角形,并记录每次选用的小棒的长度和能否围成三角形.
学生汇报:
生1: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生2: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
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师:比较这四种情况,你们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沉默了一会儿)
生:三角形中两条边长度的和必须大于第三条边。
师:结合刚刚用小棒围三角形的情况,你们能举例说明吗?
 生1:因为4+5〉6,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6厘米的
生2:因为5+6〉10,所以长度为5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能围成三角形。
 生3:因为4+5〈10,所以长度为4厘米、5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生4:因为4+6=10,所以长度为4厘米、6厘米和10厘米的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同意。
老师出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生齐读)
师: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明白(声音很低)
 师: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