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7KB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住在山区的Jack 2022/4/9 文件大小:1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
  2、小组活动。
  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
  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组织交流。
  3、小朋友现在已经知道1米的大概长度,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的身边,最后成一个半径是米的圆。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提问: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们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思路,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全册教材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学****检测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经过前三个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课堂学****方式,有小部分学生养成了课前预****课后认真练****巩固的良好学********惯,大部分学生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倾听他人发言,遇到不懂得地方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同学请教,会通过独立思考、同桌讨论、小组交流解决学****中的难题。大多数学生学********惯较好,能独立思考问题,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数与代数这部分知识:90%学生都掌握了10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以及表内乘除计算,初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整体上的估算意识较薄弱,同时个别学困生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率也比较高。对于空间与图形的这一大部分知识掌握的比较好,而统计方面的知识,学生已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会收集数据、简单处理数据,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对统计活动具有较浓的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 2
  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以及小括号在运算中的作用,并掌握相应的运算。
  3、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4、第六单元《加与减(一)》、第八单元《加与减(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五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七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