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文档名称:

溶液与胶体溶液.ppt

格式:ppt   大小:2,759KB   页数:6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溶液与胶体溶液.ppt

上传人:我是药仙 2022/4/10 文件大小:2.6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溶液与胶体溶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溶液与胶体溶液
例1-3 配制500 mL消毒酒精(φB = )需无水酒精多少毫升?
解:已知V = 500 mL,φB =

答:量取375 mL无水酒精加水稀释到500 mL即得消毒酒精。
o`miga 欧米伽 欧姆(大写);角速(小写);角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由纯溶剂(或稀溶液)进入溶液(或浓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现象。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被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
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却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
可见,渗透现象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半透膜存在,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要有浓度差。
产生原因:单位体积内纯溶剂中的溶剂分子数目大于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数目,在单位时间内,由纯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中的溶剂分子比由溶液进入纯溶剂中的溶剂分子多,致使液面升高。
如果刚开始就在蔗糖水溶液的一侧施加一定压力,恰好阻止上述渗透现象发生,则把此时在溶液液面上所施加的压力π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渗透压力
恰能阻止渗透现象继续发生而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压力
称为渗透压力,用符号π表示。
(1)定义
(2)单位
KPa或Pa
(3)渗透平衡
随着溶液液面的升高,静水压增加,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纯溶剂中的速度加快,当单位时间内半透膜两侧透过的溶剂分子数相等时,液面不再升高,此时体系达到了渗透平衡。
反渗透:在浓溶液一侧增加较大的压力
可使溶剂进入稀溶液(或溶剂)。
依此可实现溶液的浓缩和海水的淡化。
P
渗 透
反渗透
如果被半透膜隔开的是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当渗透达到平衡时,液柱产生的静液压既不是浓溶液的渗透压,也不是稀溶液的渗透压,而是这两种溶液渗透压之差。
渗透压是溶液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也存在于人体内,并且与人体的机能活动相关。比如人体内的毛细管壁具有半透膜的特征,可以让血液和体液中的小分子物质、离子、水分自由透过,但是不让血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透过。
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1886年范特荷甫(van’t Hoff)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关系为:
π = cBRT
式中 Π -溶液的渗透压 kPa
c-溶液浓度 mol/L
T-绝对温度 K(+t0C)
R-气体常数 ·L·mol-1·K-1
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渗透压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粒子数(分子数或离子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因此,对于任意溶质的非电解质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只要cB相同,渗透压就相同。
mol·L- mol·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同。
mol·L-1 mol·L-1葡萄糖溶液渗透压的2倍。为什么?
因此,对电解质的稀溶液,范特荷甫公式修正为: π = icBRT
例如,KCl的i=2,Ca(NO3)2的i=3。非电解质的校正系数可看成是1。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渗透浓度
溶液中能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分子或离子)统称为渗透活性物质。医学上把渗透活性物质的总物质的量浓度称为渗透浓度,用符号cos表示,其常用单位为mol·L-1或mmol·L-1。
医学上常用渗透浓度来间接表示溶液渗透压的大小。
例1-4 ·L-1葡萄糖溶液和9g·L-1生理盐水溶液的渗透浓度。
解:葡萄糖为非电解质,i=1;NaCl为强电解质,i=2,根据题意得:
答:·L-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浓度为278mol·L-1,9g·L-1生理盐水溶液的渗透浓度为308mol·L-1。
(二)等渗、低渗和高渗溶液
渗透压相等的两种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渗透压不等的两种溶液,其中渗透压高的称为高渗溶液,渗透压低的称为低渗溶液。
临床上规定血浆总渗透浓度正常范围是280~320 mmol·L-1,规定:
280~320 mmol·L-1 等渗溶液
小于280 mmol·L-1 低渗溶液
大于320 mmol·L-1 高渗溶液
1. 生理盐水(·L-·L-1NaCl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