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想要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质量检测能力,重点需强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验室的标准化管理,促进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工作更加协调有序,极大的有助于阐明实验室所包含的技术能力、运行状况等。该标准主要包含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两部分内容,其中,管理要求具有15个要素,即组织、服务客户、管理体系、预防措施、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文件控制、检测和校准的分包、不符合检测或校准工作的控制、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投诉、改进、记录的控制、内部审核、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技术要求具有10个要素,主要包含:人员、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总则、测量溯源性、设备、抽样、结果报告、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
3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标准化管理的具体实践
测量溯源性
标准ISO/IEC17025:2005中指出:包含测量校准、检测和抽样结果准确性在内的所有设备,都需在使用之前进行校准。实验室需针对校准设备的具体工作,制定科学、详尽的计划和流程。采取校准和检测的方式,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分析和测试结果。针对那些大型的实验设备,也需制定完备的检测计划、规范的校准程序。在实际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时,需尤其注重分析测试结果受计量器和检测设备的影响情况,对于检测设施和用于辅助测量的设备,需加大管理力度。例如:
(1)针对那些用于分析检测工作的仪器,如果它们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严苛,并且提高管理要求,会直接决定检测的数据和结果,就需加强检定和进一步校准环境检测设备,如检测实验室清洁度的仪器、湿度计、温度计等。
(2)需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事实依据,即可以追溯检测、校准和检定的源头,从而保障数据的可信度。除了大型实验仪器和设施之外,还需定期的检查和校准一些小型的设备、标准样品、计量器械等,确保它们的校准过程可以追踪溯源,例如,引申计标定器、金相显微镜等。
检验方法和标准
在评审国家的计量认证工作及审查工作时,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相关的检验产品质量的机构对于所申报的检测项目,需具备详细、规范的标准,并且关系到管理环节和应用技术时,需包含一定的通用保障和基础保障。必须依据现行的版本,来科学制定检测方法、抽样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等。因此,在针对检测项目,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时,需就具体管理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需及时、有效的追踪标准的动态和更新情况,以防选用不合理的或者比较老旧的标准。此外,需详细分析适用于检测项目的标准。
内审
在针对产品质量情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内部审核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内部审核可以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并且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来促进其更加完善和具体。此外,内部审核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助于满足管理评审对材料及相关信息的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内部审核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内部审核工作具有计划性,参与内部审核的工作者需持有相关的资质证明,并且与需要审核的项目无直接关联。在进行内部审核时,需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全面、详细的记录工作的开展情况,针对那些具有缺陷或者亟待改善的环节,需采取一定的改进措施,并对此进行实时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