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一级古诗词诵读
一级古诗词诵读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一级古诗词诵读
目录
一、古诗
1、江南
2 ②红掌:鹅的红色的脚蹼。
③拨:分开、拨弄。 古文今译:
鹅,鹅,鹅,弯曲着脖子对着天空唱歌。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拨弄起了水波。
信息积累:
骆宾王(640—约684)唐代婺州义乌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歌整炼缜密,尤其是长篇,慷慨流动,排比铺陈而不堆砌,最能体现出他的才华。后来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他作《讨武zhao(上明下空)檄》,一时传诵。后徐敬业兵败,骆宾王下落不明。
经典赏析:
据说这首《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头一句三个鹅字,写出了孩子们初见鹅时的惊喜。接下来的三句话,写活了鹅的神态。那一群白鹅悠闲地游来,正昂着颈高叫着,像是在谈天,像是在以唱,更像是在向天歌唱。它们在水中游来游去,洁白的身体浮在绿水中,红红的鹅掌向后轻轻拨动着清清的河水,荡起一片涟漪。这是一幅多么轻松、快乐、自由,多么纯真美丽的画面啊!这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他们认识生活的开始,尤如小鸟冲向大自然,多么欢畅。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童心的童趣,纯洁了我们的心灵。
词语盘点:
①解:分开、分解。
②三秋:指晚秋,农历九月,这时树叶尽脱。
③二月:指早春,农历二月,这时百花初开。
古文今译:
能够在晚秋时节使树木落叶,能够在春天刚到让百花盛开。从江河上经过会泛起很高的浪,到了竹林里会使许多竹子弯斜下来。
信息积累:
李峤(644—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人,是唐代著名宫廷诗人,与杜审言、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经典赏析:
这首诗如果不看题目,完全是一则诗谜。诗歌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风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诗人笔下,借助其他与风联系密切的事物,把风写得如在眼前,如在手边,也正说明了诗人的匠心独具。
词语盘点:
①题目又名《柳枝词》。
②碧玉:青绿色的宝石,这里指柳树的颜色。 ③妆:装饰,形容柳枝的柔软婀娜。
④丝绦:用丝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柳条。 ⑤似:就像。 古文今译: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条像绿色丝带的柳枝正在随风飘摇。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天然的剪刀啊!
信息积累: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唐代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36岁中进士,一直在朝廷做官,最后归隐镜湖。他的诗歌不尚藻彩,不避俗语,似乎无意追求工整,二又时时带有新意。 经典赏析:
柳树青青,柳条细细,迎风飘舞,一派春光。
全诗从视觉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整体写,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