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鸡新城疫
授课人:李树国
授课班级:11养殖班
第一页,共四十六页。
复习提问:
1、禽霍乱的病原及有诊断意义的剖检变化是什么?
①病原是巴氏杆菌
②具有诊断意义的剖检变化是肝脏有针尖大小灰白色的坏死灶
2、雏鸡白痢不异常,凌晨已死亡,无明显症状。
第九页,共四十六页。
②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4℃,嗜眠,昏睡,鸡冠、肉髯发绀,呼吸紊乱,咳嗽、罗音、喘气、呼吸困难,嗉囊、口积液,甩头发出咯咯声,常从口腔内流出灰黄色恶臭粘液,常见严重下痢、淡绿色甚至血染稀便。少数幸存者后期见神经症状,阵发性痉挛,角弓反张,肌肉震颤,翅腿麻痹,死亡率达90~100%。
第十页,共四十六页。
③亚急性或慢性型:多由嗜神经速发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病初症状与急性相似,发病1—2周后,出现神经症状较为明显,腿翅麻痹,跛行或卧地。部分肌肉抽搐,动作失调,头颈扭转,有的作转圈运动,出现半瘫痪或完全瘫痪。病程可长达4周或以上。死亡率较低。
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④非典型新城疫: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其特征是发病缓慢,症状、病变不典型、不明显,死亡率低,但发病率可能很高。产蛋鸡产蛋下降,无色壳蛋、畸型蛋。
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和呼吸道
腺胃乳头突起出血多见。小肠出血性卡他性炎,肠淋巴滤泡肿胀、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和坏死。慢性病例肠粘膜上亦可见纤维素性坏死点,表面有纤维素性假膜覆盖,有的病例小肠壁变薄,出现空泡状肠段,肠粘膜脱落,毛细血管充血或出血。泄殖腔和直肠粘膜出血。
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在鼻腔、喉头和气管内常积有大量污秽粘液,其粘膜充血及出血。气囊粘膜有充血或出血。肺有时可见瘀血或水肿,或有间质性肺炎。心尖、心冠脂肪、心耳外膜常有针尖状出血点。脑膜充血或出血。 产蛋鸡卵巢出血变形。
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鸡发病,鸭、鹅不发病)、临床症状(嗉囊炎;绿色粪便;呼吸困难,咯咯声;神经症状)、剖检病变(腺胃乳头出血;肠道岛屿状坏死等),结合药物治疗效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
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
本病无特效疗法。预防本病发生乃是重点。①搞好卫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病原侵入。②合理免疫接种是预防新城疫发生的关键,常用疫苗有弱毒活苗和灭活油乳剂苗,应根据母源抗体水平和当地疫情合理安排免疫程序。
防治措施:
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
目前我国常用的新城疫疫苗主要有四种,即Ⅰ系疫苗、Ⅱ系疫苗、Ⅲ系疫苗、Ⅳ系疫苗(或称Lasota系疫苗)。 Ⅰ系疫苗为中等毒力的活疫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力疫苗免疫过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肉注射或刺种。 Ⅱ系疫苗、Ⅲ系疫苗、Ⅳ系疫苗为弱毒力活疫苗,大小鸡都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气雾等方法接种。
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
③严格检疫
④发生本病立即隔离、封锁、划定疫区,严格消毒。鸡群立即用Ⅱ系疫苗、Ⅲ系疫苗、Ⅳ系疫苗紧急接种,2月龄以上的鸡也可用Ⅰ系疫苗。同时配合使用抗菌素和多种维生素,以预防细菌继发染,促进机体康复。尸体、垫草等,应焚烧或深埋。解除封锁应在最后一只病鸡死亡或痊愈后1个月,确定不再发病,经终末消毒才可。
⑤病初可用新城疫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注射,可减少死亡。
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
课堂小结
鸡新城疫的病原是鸡新城疫病毒,可引起各年龄的鸡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可达90%以上。该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做好定期预防接种工作,防治该病的发生。
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
课后作业:
1、鸡新城疫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2、鸡新城疫具有诊断意义的剖检变化是什么?
3、某养鸡场饲养的蛋鸡鸡雏7~10日龄时,出现绒毛松 乱,排白色糊状粪便,呆立一隅,最可能的疾病为( )
4、某鸡场产蛋鸡发生疫病,病初体温高达43~44℃,一食欲减少或废绝,有渴感,精神萎靡,垂头缩颈或翅膀下垂,眼半开半闭,状似昏睡,鸡冠肉髯暗红色或暗紫色。产蛋量停止或产软壳蛋。有的病鸡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有黏液性鼻漏,张口呼吸,并发出“咯咯’’的喘鸣声或尖叫声。嗉囊积液,倒提有大量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部分鸡出现翅.腿麻痹,最后体温下降,在昏迷中死亡。病程约2-5天,病死率高。该病是( )
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
谢谢!再见!
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
病鸡发热,精神不振,伏地不动或翅下垂,闭目呆立
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
鸡冠和肉垂呈暗红或青紫色
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
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
嗉囔内充满酸臭黏液,倒提病鸡,可从口腔中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