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1
已是很久之前看了一遍《富兰克林自传》,当时还是学生时代,只算是浅浅地翻了翻,可仅是一瞥,却让我生出许多感慨。有人可以这样活,被同时代的人敬仰,被后时代的人膜拜。
偶然于书店一隅,醒克俭,衣着朴素,不在无益的娱乐场所出现,于是声誉渐望,很多商人更愿意与他做生意上的伙伴,因为他的信誉让人不容置疑。他的诚实,勤劳和努力是他成功路上不可磨灭的积极要素。在他写自传的时候,他回顾了自己既平凡又决不平凡的一生,总结了让他自己恪守执行且十分有益的十三种德行,可列于下: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三: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一定的安放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
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五: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忌浪费。
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恳。不期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九: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制之。
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十一: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惶失措。
十二: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为伤害身体或损害或他人的安宁和名誉的事情。
十三:谦虚。效仿耶稣和苏格拉底。
这些朴实无华且纯净清丽的文字背后让人感受的不仅是感慨,更多的是真实。他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但愿我们能从中收获到宝贵的东西,以益于未来生存及生活。一个人的生命中总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喧哗和骚动,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再订立一个真实而有效的目标,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进而是整个社会,那么世界都将变得真实而安详。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
富兰克林生于1706年1月2日,由于他出生在贫寒的小商人家庭。他几次被迫辍学在小商店里打杂。后来又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最后自己在费城开了一家印刷所。他在这期间过着艰苦的生活,住得简陋,吃得简单。但是却一直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支撑着他。除了辛勤工作之外,,想尽一切办法,挤出一切时间和一切金钱来读书和买书。
在他看来,读书是他打开幸福成功之门的钥匙。书是无价之宝,是他最大的快乐。正是因为如此,他从小学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成功背后却是无比的艰辛,最后当上了美国的总统,而且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高架取书器,自动烤肉机,三轮钟等。
我对富兰克林的感叹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才。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就品尝到了成功的果实。他为全美国人们创造了幸福。我们应该学习富兰克林的这种精神。富兰克林自传在本站电子书栏目名人传记下有提供。
第一次读富兰克林自传是在中学,看到一半的时候他还在搞印刷就没看下去,后来是在网上看,但由于我不习惯在电脑上看长篇的小说,所以一直没看完,想买一本过来,可义乌这种地方唯一一个不错的新华书店也只有一本,还是比较旧,我不想买一本自己很喜欢的旧书,所以一直没有买。
昨天,正好没事,去新华书店,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