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课堂目标
复述新生儿分类的有关概念
比较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
新生儿:
出生脐带结扎到满28天之内的婴儿。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
围产期:新生儿与早产儿的护理
课堂目标
复述新生儿分类的有关概念
比较足月新生儿与早产儿的解剖生理特点
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
新生儿:
出生脐带结扎到满28天之内的婴儿。
早期新生儿:指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
围产期:
指从妊娠28周至出生后7天。
概念
新生儿分类
根据胎龄
足月儿:
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的新生儿。
早产儿:
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的新生儿。
过期产儿:
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根据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 : 2500~3999g
巨大儿:≥4000g
低出生体重儿: 出生1小时内不足2500g
极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 500g
超低出生体重儿:不足1 000g
根据体重与胎龄的关系
适于胎龄儿
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小于胎龄儿:第10百分位以下的
足月小样儿
大于胎龄儿: 在第90百分位以上的
高危儿 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特殊监护的新生儿
危险因素
异常妊娠史
异常分娩史
胎盘因素、脐带因素
新生儿因素
足月儿与早产儿的差异 外观差异
足月儿 --身长47cm以上,体重>2500 g
哭声响亮,肌张力好
早产儿—身长<47cm,体重<2500g,哭声
轻微肌张力低下,颈肌软弱
少
泌尿系统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
出生后24小时 排尿
早产儿肾功能低下,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神经系统
脑相对较大
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早产儿胎龄越小、反应越差
原始反射
体温调节
体温调节功能差
产热不良:靠棕色脂肪
散热容易:体表面积大
皮下脂肪薄。
早产儿:硬肿症 ,脱水热
免疫系统
皮肤粘膜屏障作用差
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差
IgG可通过胎盘
IgA、IgM少
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乳腺肿大
假月经
粟粒疹
马牙
螳螂嘴
新生儿的护理【常见护理诊断】
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有窒息的危险
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营养失调
有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
保暖
呼吸
管理
预防
感染
观察病情
补液管理、
纠酸
健康教育
喂养
1、维持体温稳定
(1)适中温度:
保持体温:-℃
温箱、辐射台(<2000g)
(2)监测体温变化
适中温度:使机体代谢、氧及能量消耗最低并能维持体温正常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与体重和日龄密切相关。
母乳--生后立即(半小时)哺乳,提倡按需哺乳
配方乳 (无母乳者)
标准 奶后安静、无腹胀、 体重增长理想(15~30g∕d)
吸吮能力差、吞咽功能差--滴管、鼻饲、静脉
早产儿出生后补VitK
2周补VitD,4周补铁及其它维生素
2、合理喂养
足月儿、早产儿
(1)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软垫--避免颈部弯曲
(2)早产儿
缺氧:间断、低流量给氧,防中毒
呼吸暂停:触觉刺激
3、呼吸管理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接触新生儿前应严格洗手
护理和操作时应注意无菌;
工作人员或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隔离
脐带护理
保持皮肤的清洁
每日擦浴或淋浴
大便后温水清洗会阴
衣服柔软、宽松
4、预防感染
5、补液管理、纠酸
如需补液:计量要精确,输液泵
纠酸:
呼酸:机械通气
代酸: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加碳酸氢钠
6、密切观察病情
促进母婴感情建立:
母婴同室、感情交流、鼓励参与护理
指导相关知识与技能:介绍如何喂养、保暖、皮肤护理,何时预防接种、门诊随访等
7、健康宣教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