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1.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1.docx

上传人:2112770869 2022/4/11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的:,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重视考察的观点。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厚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歇。
明确:
(1).至:到。
(2)始:才,方才。(补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场)
(3)得:得到,找到。
补充:《六国论》:此言得之。 对、适宜。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4)得双石于潭上:介词构造”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又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构造后置”
补充:青,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5)通假字:扣——叩;函胡——模糊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2)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处所等。
(例:《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名:名作动,命名。
(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嘹亮而洪亮。鼓槌的敲击停顿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渐渐消逝。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缘由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疑心。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好啦,同学们我们已经跟随着李渤再一次寻访了石钟山,那对于石钟山的命名,李渤他做了一次什么探究呢?
明确: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也就是说他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叫石钟山是因为,用石头敲打的时候,山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
同样的,对于李渤的这种说法,苏轼持什么看法呢?
明确: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他更加的疑心,理由在哪里?
明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及“余尤疑之”可不行以互换?
明确:“人常疑之”及“余尤疑之”说明苏轼及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疑心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认,对吧?
小结: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心,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信任,而是有了确定的思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关于苏轼的质疑还有一段典故: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有闲及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谈古论今。一天,父子俩谈起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到很多说法,苏轼都觉得牵强不行信,苏迈还想接着钻故纸堆,被其父阻挡,苏轼认为,做学问不行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妄下结论;要获得真知,必需到实地考察。于是就有了苏轼父半夜探石钟山,实地查访其得名缘由的亲身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着苏轼父子泊舟月夜绝壁,看一看将会有什么新颖 的东西等待着我们。
(三)板书设计:
郦元:水石相搏说 人常疑之
质疑
石钟山得名由来
李渤:扣石发声说 余尤疑之
第二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