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气象行业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行业标准.docx

上传人:baba 2022/4/11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行业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象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高原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四川省气象局关于下达2022年地方标准项目的通知》(川气函〔2022〕45号)高原光伏发电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更改为《高原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范》。
(2)对光伏电站直击雷防护方案部分内容做了修改和调整。
(3)对光伏系统的雷电磁脉冲方案进行了确定。
(4)对部分资料作了核实和解释。
(5)对编制组QQ工作群中的成员编写意见进行研究讨论。
按编写计划安排,通过这次研讨,将结果于本月底形成本标准的初稿,提交省气象局内审,并提出了后续编写工作的建议。
初审会:2022年8月17日,省局法在省气象局召开了本标准初稿的内部评审会。
(1)专家对《高原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范》初稿进行评审;
(2)汇总初评意见(评审专家对初稿提出了15条修改意见,共采纳15条修改意见);
第三次研讨会:2022年8月17-18日,在成都组织召开第三次内部研讨会,主要针对初评专家提出的意见形成初审意见汇总处理表,根据形成初审意见汇总处理表进行修改分工,按要求在9月底形成意见稿。
(1)形成评审意见处理汇总表;
(2)确定修改内容;
(3)制定修改计划;
第四次研讨会:2022年10月9日-10日,在编写成员单位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召开内部研讨会,主要对第三次研讨
会决定修改的事项进行最后讨论定稿,现时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
(1)对评审意见处理汇总的15条内容进行确定统一;
(2)、、、,最后形成了
统一意见;
(四)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
由阿坝州防雷中心邓海明总牵头负责标准的编写,组织了凉山州防雷中心、甘孜州防雷中心、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子第11设计研究院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四川省绵阳空管站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参与编写,并请我省防雷专家徐志敏高工为标准技术把关;邓海明负责协调标准编制组人员分工、组织研讨会,标准文稿起草和统稿。分工中由邓海明、刘光、汤伟杰、和黄龙斐负责一般规定、直击雷和检测维护部分的编写;李兵和林毅龙负责雷电磁脉冲部分;信息产业部电子第11设计研究院工程服务有限公司田桂华、杨仁利和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林毅龙、绵阳机场空管站黄裕文等负责对本规范在C7、T0设计、生产、施工等问题进行技术分析支持;陈发云、刘翠霞负责文本的校对和格式录入;王勇、胡涛、周文辉、申亮等负责辅助工作及相关地方气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等工作。
二、编制原则和确定本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一)标准编制原则
地方标准《高原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规范》编制过程中,以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为主要目标,参考相关防雷标准,结合光伏电站项目占地面积大,地处高原上,气象雷电灾
害频繁、设备易损性和环保要求等特点,本标准本着“合理、实用、可操作”和“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及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现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通过对C7和T0光伏设备结构特征及其所处区域雷暴环境进行分析,研究需采取防雷措施的技术指标,提出C7和T0的直击雷防护、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等电位连接和防止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对人员造成伤害的技术措施,并依据GB/T -202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主要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类型划分和区域风险防控措施规定;高原地区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直击雷防护、雷电磁脉冲防护、等技术内容,其涉及的依据主要如下:
1. 光伏发电系统类型和风险区的划分
本标准中,光伏发电系统类型是根据GB50797-2022《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所处区域的风险防护措施依据GB50343-。并根据我省三州高原地区的年平均雷暴日数结合光伏发电系统类型规定:年平均雷暴日大于60天的大型光伏电站;年平均雷暴日大于70天的中型光伏电站;年平均雷暴日大于80天的小型光伏电站宜在上风处设置拦截用接闪塔。

直击雷防护主要包括自动跟踪型光伏设施的接闪器选择与设置,接闪材料的选材,地网的设置和要求,安全距离的要求,以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