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幼儿园学前教育及其家庭教育浅析【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 缺一不可, 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合作;教育观念一、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是对学前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属于学校教育体系, 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 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 结合社会需求, 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有计划、有组织、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 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教育体现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身心特点为依据的教育,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 更要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的连贯和有序, 以及注重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个性养成、幼小衔接等, 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二、幼儿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贯穿在人一生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实践, 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主要指 2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年幼的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首先,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 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 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 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 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 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其次, 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 教育者始终是父母, 教育过程不会中断, 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 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 幼儿并不需要特殊的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 形成良好习惯, 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幼儿园教育纲要( 试行)》中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们开展了亲子家园教育活动, 向家长宣传全新的现代教养理念, 改变孩子与家庭中人的交往方式, 摆正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让他成为家庭中的普通的一员, 指导家长营造宽松的语言交流氛围, 耐心倾听孩子的说话, 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话语, 允许孩子提问、争辩,通过与孩子的双向交往,培养孩子想与人交往的愿望,让孩子养成多用语言与他人交流的好习惯, 有了家庭的配合, 幼儿园开展的亲子家园教育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三、幼儿园与家庭合作,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形式 3 (一)教师要为人师表,幼儿教师本身就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启蒙教育,幼儿园是儿童走进社会的第一站。三到六岁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而幼儿教师是这个时期对其产生影响的关键人物。这个期间的孩子兴趣广泛好奇心强, 活泼好动模仿力强是孩子们接受外界影响, 形成性格特点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