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42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doc

上传人:酒酿小樱桃 2022/4/11 文件大小: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文档 仅供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学****笔记
 
郝现军整理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经不通,肿块瘀滞有行踪,出血瘀点脉细涩,疼定气刺可分明。
发病机理邪正斗,虚实变化为根由。阴阳失调发其病,升降失常病不休。
 
诊断
望诊:
望神察色形姿态,头目耳鼻唇咽色。皮肤斑疱疮肿毒,望舌变化质与苔。
排出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要关心。小儿指纹需详辨,妇女带下分其色。
此是望诊一大要,写出诗篇记心怀。
闻诊:
     闻听声音呼吸咳,呃逆嗳气在胸膈,二便排出呕吐物,气味异常需分开。
问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睡眠,五问饮食六二便,七问经带和扎产。
八问胸膈和旧病 ,九问痘疹十问因。
切诊:
寸关尺为三部脉,三部九候细安排,弦洪毛石分四季,大人小孩需分开。
正常脉象四至来,不大不小平和来,从容有节不快慢,神之根基细推测。
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将,尺部膀胱合与肾,右寸肺经与大肠。
脾胃正在关部内,尺部命门三焦详。心喜大散是本宫,肝弦而软无疾病,
肾部沉实带滑象,肺脉浮涩短为平。脾胃本缓喜可见,命门沉实是佳境。
学****文档 仅供参考
27种脉象:
   浮洪濡散革,沉浮弱牢弦,缓慢又结涩,细数动疾来,虚细微代短,滑实紧长开。
 浮脉类:
浮举之有余来,风寒表证外感得。洪脉来势如洪水,热盛阳亢火炎开。
濡脉浮小细而软,主湿主虚有关连。散脉浮散无根来,元气将脱脏腑弱。
芤脉中空是葱叶,大病津伤主失血。浮而搏指是革脉,精气血虚气血弱。
沉脉类:
〔1〕       沉脉轻取不可得,里证郁证水证来。
〔2〕       伏脉推筋着骨得,邪闭厥证疼细弱。
〔3〕       无力细弱是弱脉,气血不足当安排。
〔4〕       牢脉沉实弦长大,阴寒内实疝瘕寒。
〔5〕  弦脉弦长是弓弦,诸痛痰饮肝胆炎。
迟脉类:
〔1〕       迟脉一息四至来,寒气阻结脉道塞。
〔2〕       缓脉急缓四至来,脾虚湿盛来安排。
〔3〕  结脉缓时一至来,止有定数不规则。阴胜气结病在里,温阳散结中焦开。
〔5〕       涩脉往来又艰塞,循行不畅刮竹排,精伤血少气血滞,调和气血定治则。
数脉类:
〔1〕       数脉五至上,热证元胜克。
学****文档 仅供参考
〔2〕       促脉来急促,止无定数来,阳盛热实证,气血痰气塞。
〔3〕       疾脉来急疾,一息七八排,阳急阴也竭,元气将脱衰。
〔4〕       动脉来如豆,滑数有力来,主痛也主惊,医者来安排。
虚脉类:
〔1〕       虚脉手按无力得,虚证多为气血衰。
〔2〕       细脉脉来如线来,应指明显容易得,诸虚劳损也主湿,细数必是阴虚脉。
〔3〕       微脉脉来细极软,似有似无不明显,阴阳气血诸是虚,多为阳虚病危险。
〔4〕       动而中止是代脉,止有定数良久来,脏腑虚弱风痛证,七情惊恐跌扑摔。
〔5〕       短脉首尾俱短来,不及本位是脉则。有力气郁无力虚,培补气血来安排。
实脉类:
〔1〕       实脉举按有力来,实证热结气不衰 。
〔2〕       滑脉往来圆滑利,痰食实热中焦克。
〔3〕       紧脉绷急紧长开,状如解索不规则,寒痰宿食中焦病,散寒止痛把食排。
                                     
〔4〕       长脉端长超本位,阳气有余热证来。
此为二十八脉形,写出诗编记心怀。
 
八纲辨证
表 :
学****文档 仅供参考
表证发热恶风寒,头身疼痛是关键,舌淡苔白脉来浮,分清寒热把表散。
里:
无表腹痛四肢倦,食少便溏舌质淡,面黄体瘦脉沉缓,详细辨证脏腑篇。
寒:
口淡不渴手足寒,面色恍白喜温暖,小便清长大便溏,舌淡白嫩脉迟兼。
热:
口渴喜冷大便结,面红目赤苔燥裂,小便短赤脉来数,此是热证津液缺。
虚:
身倦无力心烦热,面色恍白气短结,心悸盗汗兼自汗,便溏脉数细白杰。
实:
精神亢奋气息高,腹痛拒按苔苍老,小便短赤脉来数,脉实有力泻散消。
 
气类病:
〔1〕       气类病分四型,虚滞逆,陷记清。气虚呼吸声低微,自汗倦怠脉无力,
食欲不振苔少淡,脱肛下垂脉弱虚,四君六君汤可治,补中益气汤可医。
补中益气黄芪参,当归白术升麻临,柴胡陈皮加甘草,培补后天效如神。
〔2〕气滞胸胁胀满痛,嗳气矢气后减轻,串痛不定乳房胀,通气散治有神功。
通气散内木香陈,山甲元胡牵牛根,甘草合并大茴香,通气散瘀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