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doc

格式:doc   大小:4,646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艾米 2022/4/11 文件大小:4.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设计管理办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毕业设计管理办法
著成果。
(二)选题要求
1、理工科毕业设计应以专业实践课题为主,尽可能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中的项目进行选题,也可以选择一个项目中的子项目。文科毕业论文选题应联系实际,对专业理论等方面问题文的答辩工作。
2、每个毕业设计答辩小组至少由三人组成,设答辩小组组长1人。答辩小组成员以本校教师为主,如需要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
答辩程序:
1、答辩前一周由答辩小组成员审阅论文,准备答辩问题。
2、答辩开始时,学生自述毕业设计概况;自述完毕后,由答辩小组成员向其提出问题,进行答辩(答辩问题的数量为3个左右)。每个学生的自述及答辩时间限制在15分钟内。
3、答辩小组填写答辩记录及答辩评语,评定学生的答辩成绩。
4、答辩完毕,交各(院)系的毕业设计考核领导小组评定综合成绩。
(四)毕业设计评分标准
1、指导教师评定毕业设计的标准
指导教师应从学生写作态度是否认真,观点是否新颖、明确,材料是否翔实、有力,论证是否充分合理,科学性、逻辑性方面有无问题,论文结构是否完整,语言是否通顺,格式是否规范等方面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审核,按百分制评定初评成绩。基本评定标准如下:
85—100分(优秀):观点明确、新颖,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严谨,论证深入、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理论性,表明作者确实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70—84分(良好):观点明确,材料翔实、充分,结构完整,论证有力,语言流畅,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具有一定的新意,表明
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60—69分(及格):观点明确,材料较为翔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从总体上看,文章没有明显的漏洞或欠缺,表明作者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素养。
60分以下(不及格):有下述情形之一者为不合格:观点不明确或明显错谬;内容空泛或材料虚假;结构不完整,逻辑性差;语言不够通顺,病句或错别字较多;格式不够规范,不合乎文体特征;字数过少;有剽窃、抄袭及其他弄虚作假行为者。毕业设计60分以下(不及格)者,不得参加毕业答辩。
各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质量标准及评分细则由所在(院)系制定并报教务处备案。
2、答辩组教师的评定标准
对指导教师初评成绩为合格的毕业设计答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定:态度是否端正、认真;对问题的回答是否准确、到位;语言表述是否清楚、流畅等方面按百分制评分。
(五)毕业设计综合成绩的评定
答辩结束后,由各(院)系的毕业设计评审领导小组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定成绩与答辩成绩各占50%的比例确定毕业设计的综合成绩,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应按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处理。
毕业设计成绩应严格按照成绩考核标准评定,最终成绩必须遵照毕业设计成绩等级控制比例表(见表一)执行。

表一:毕业设计成绩等级控制比例表
毕业设计
成绩等级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不及格
控制比例(%)
5
10-15
70-80
20
凡毕业设计不及格的学生按结业处理,在结业3个月后方可向学院教务处申请参加由学院安排的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才能发放毕业证书。重新答辩成绩只记及格或不及格。
4、毕业设计终审
各(院)系领导负责毕业设计终审并签署意见。
各(院)系应将分班级的毕业论文初评成绩、答辩成绩及综合成绩制成表格,与毕业设计一起送教务处备案及存档。
5、毕业设计保存
毕业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及时将毕业设计等资料上传至世界大学城个人空间,各(院)系须在大学城空间逐一检查。同时毕业生也须上交纸质资料给所在(院)系,由各(院)系统一报送教务处存档。
七、工作量统计办法:
毕业设计工作量按指导毕业生人数包干计算。工作量统计标准如下:
最终成绩
优秀/良好
中等/及格
不及格
工作量统计
2课时/生
说明:
1.因教师指导不尽职责、放任学生,学生不能参加答辩。经学生申诉、毕业设计领导小组查实认定后,不计工作量,并按教学事故论处。
2.因学生不尽职责、放任自己,未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指导教师不同意参加毕业答辩者,工作量按50%统计。
,该毕业生不计算工作量,待完成上传后再计算。
4、指导毕业设计工作量不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中,但按照教师超课时结算。
八、毕业设计遗留问题的处理:
(一)未答辩者:
因违反毕业设计纪律及未按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而不能参加毕业答辩者,视为答辩不通过,只能申请参加学院安排组织的二次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