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doc

格式:doc   大小:10,575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2/4/11 文件大小:10.3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液管中流体向下做有规则的循环流动,从而在反应器中形成良好的混合和反应条件。
气升式外环流反应器的结构简图,见图2-9-3,实物装置见图2-9-4。
(2-9-6)
两边积分,得总体积传质系数KLa:
(2-9-7)
或 (2-9-8)
式中:C*——平衡氧浓度(%);CL0——初始氧浓度(%);CL(t)——测试过程瞬时氧浓度(%);
总体积传质系数KLa也可采用输出信号电压值表示为:
(2-9-9)
式中:U*——溶氧平衡时电压值(mv);UL0——溶氧初始时电压值(mv);UL(t)——通入空气过程中电压瞬时值(mv)。
氧体积传质系数KLa的计算机组态王软件实验数据采集界面如图2-9-7所示。
图2-9-7 氧体积传质系数实验数据计算机采集界面
4. 实验步骤:
(1)先将前次电导测量时塔中的盐水排掉,装上氧探头,开启测氧仪,关排水阀6,开进水阀7,将水放至反应器内一定高度;
(2)关空气阀1,开N2进气阀3,打开N2钢瓶总阀(逆时针旋转为开),旋动减压阀把手(顺时针旋转为开),开启进气阀5,这时N2就被鼓入塔中,用以驱赶液体中的溶解氧(为了节约N2, m3/h— m3/h,能够使得塔中液体循环起来就可以了,并将塔顶盖上盖子)。在计算机采集的屏幕上就得到一条氧浓度下降的曲线,待氧浓度下降到3%—4%时,停止鼓N2,转而切换为鼓空气;
(3)关N2减压阀(逆时针旋转为关),开空气阀1,关N2进气阀3,将计算机采集界面的氧浓度下降曲线清除,重新开始采集,启动气泵,开进气阀5,调节阀4(可与放空阀2配合调节),将气量调节为一个数值( m3/h),这时在计算机采集屏幕上会出现一条氧浓度上升的曲线,待氧浓度的曲线上升到一定的值基本走平后。在计算机采集屏幕上点击“停止”按钮,再点击“计算”按钮,进入Excel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求出该气量下的液相氧体积传质系数KLa的数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
1.气含率ε的测定
气含率ε的测定数据列入表2-9-1。
表2-9-1 气含率ε实验数据记录表
序号
气量
(m3/h)
清液层高度 H0
m
液体膨胀高度 H
m
气含率ε
1
2
3
4
5
2.液体循环速度uL的测定
测定的液体循环速度uL数据列入表2-9-2。
表2-9-2 液体循环速度uL的测定数据
序号
气量
(m3/h)
循环距离 L
(m)
循环时间t
(s)
液体循环速度uL
(m/s)
1
2
3
4
5
3. 总体积传质系数KLa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动态法来测定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La。根据方程(2-9-7)式:
方程(2-9-7)是一直线方程,以横轴为时间t;纵轴取准数浓度的对数值,所得直线的斜率即为总体积传质系数KLa。 将计算所得的氧体积传质系数KLa数据列入表2-9-3。
表2-9-3 总传质系数KLa的测定数据
序号
气 量
(m3/h)
拟合直线公式
方差R2
氧体积传质系数KLa
(1/s)
1
2
3
4
5
六.实验数据处理
1.气含率ε的计算
气含率ε的测量计算采用式(2-9-1):
计算举例:如H0=910 mm;H=930 mm,则气含率ε =%。
2.液体循环速度uL的计算
液体循环速度uL的计算采用公式(2-9-2):
计算举例:如外环流反应器:L= m(已知值);t= s(测定值),则uL = m/s。
3.氧体积传质系数KLa的计算
计算举例:
(1)在计算机采集氧浓度上升的数据,进入Excel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
(2)选定A、B两列(其中A为时间轴坐标,B为氧浓度轴坐标),用“图表向导”作x y散点图,要求拟合成光滑曲线,点击“完成”,在坐标图上可得到一条氧浓度上升的曲线。
(3)在曲线上确定起点氧浓度对应的电压值UL0和对应的时间t0,例如UL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