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572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可爱 2022/4/12 文件大小:5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流行病学--手足口病培训PPT课件
内容
前言
病原学
流行病学
病例定义
临床诊断
治疗
疫情报告
疫情应急
防控措施
前言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临床分类
: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儿危重患者的早期发现
具有以下特征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开展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年龄小于3岁;
(二)持续高热不退;
(三)末梢循环不良;
(四)呼吸、心率明显增快;
(五)精神差、呕吐、抽搐、肢体抖动或无力;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八)高血压或低血压。
治疗
按临床表现主要包括4个阶段的治疗。
(一)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阶段;
(二)神经系统受累阶段 ;
(三)心肺衰竭阶段 ;
(四)生命体征稳定期 。
疫情报告
自2019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疫情报告
报告内容与方法
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备注”栏内注明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如为重症病例亦应在“备注”中注明“重症”。
疫情报告
1、手足口病病例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或心肌炎等并发症或死亡1例或1例以上如手足口病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请按照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管理的相关规定报告和处理;
2、媒体报导、公众投诉或存在其他可能引起公众恐慌或其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
疫情报告
报告方式、时限:
在发生多、暴发疫情时,幼托机构或学校应当在24小时内用电话、传真等便捷的方式向属地地段保健科或属地疾控中心报告相关信息。
疫情应急处理
散发疫情由基层卫生院在疫情网络报告后48小时内完成访视,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指导集体单位和病家采取控制措施;
多暴发疫情由区疾控中心和基层卫生院在接到疫情报告后24小时内共同完成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疱疹液、咽拭子等标本。
应急措施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1、对诊断明确的手足口病儿童,必须在家隔离或医院至症状完全消除,复课必须具有当地卫生院防保组的复课证明。
2、幼儿园、学校每日做好晨午检工作,发现具有手足口病疑似症状者要立即通知家长带儿童到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做好晨午检记录和缺课登记工作。
应急措施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病家或幼儿园每日下午放学后对教室地面、桌椅、门把手、玩具、洗漱用具、厕所等进行消毒,具体消毒方法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肠道病毒消毒方法。同时做好开窗通风及个人卫生工作。
应急措施
保护易感者
1、避免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接触;未发生病例班级的儿童应避免与已发病班级的儿童接触。
2、做好防治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板报、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学生、教师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个人预防措施
4、本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