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8
文档名称:

医械生物学评价实验.ppt

格式:ppt   大小:2,002KB   页数:18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械生物学评价实验.ppt

上传人:1542605778 2022/4/12 文件大小:1.9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械生物学评价实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试验介绍
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生物学评价室王昕2017年10月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相关规章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43号
《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清的细胞培养介质可在(37±1)℃,(24±2)h条件下浸提。
采用高温浸提时应注意:
可能会导致聚合物的交联和/或聚合作用增强; 可能会引起材料明显出现降解。
可降解材料浸提时要用适当的介质、时间、温度条件来模拟尽可能的过度暴露。完全的溶解是适当的。
标准表面积和浸提液体积
注:
标准的表面积包括样品两面和连接处的面积,不包括不确定表面的不规则面积。当由于样品外形不能确定其表面积时,浸提时可使用质量/体积。
浸提之前应将材料切成小块,以使材料浸没在浸提介质中。
由于完整表面与切割表面存在潜在的浸提差异,因此对于弹性体、涂层材料、复合材料、层状薄片等应尽量采用完整的样品进行试验。
浸提介质
浸提介质示例:
极性介质:水、生理盐水、无血清培养皿;
非极性介质:各国药典中规定的新鲜精制植物油(如棉籽油或芝麻油);
其余介质:乙醇/水、乙醇/生理盐水、聚乙二醇400(稀释至生理渗透压)、二甲基亚砜和含血清培养基。
浸提液制备的注意事项
浸提应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当认为静态适宜时,应对试验方法加以论证、规定并出具报告。
如可能, 液体浸提液应在制备后立即使用, 以防止吸附在浸提容器上或成分发生其他变化。
不应调整浸提液的ph值除非给出理由。
浸提液一般不应采用过滤、离心或其他方法来去除悬浮的粒子,如果必须进行时,应说明其理由。
浸提液制备的注意事项
对于在使用条件下不是可溶解和再吸收的材料和器械,进行浸提的任何溶剂不应导致聚合物发生分解。聚合材料在挥发性溶剂中只应发生轻微变软(如小于10%的溶解度)。
如果器械是不能浸提的水状液体,可用液体直接进行试验。
在正规使用条件下液体是在器械内循环,可以采用循环方式进行浸提,尽可能加大一个或多个实验条件,如温度、时间、体积、流速。选择这种浸提方式的基本原理应该在报告中注明。
细胞毒性试验
细胞毒性试验
现有版本是GB/-2005(ISO10993-1999),GB/-20xx(ISO10993-2009)正在报批中。
敏感性高、重现性好,结果有一定的临床相关性,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中,特别是作为新材料筛选时的必做试验。国内外无论哪项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中都把细胞毒性试验列为首位,作为首选项目。
概述
定义:该试验采用已建立的细胞系(ATCC CCL1(NCTC clone 929)), 测定由器械、材料和/或其浸提液造成的细胞溶解(细胞死亡)、以及对细胞生长的抑制和其他影响。
意义:该试验属体外试验,能在短期内检出供试品对细胞新陈代谢功能的影响,对毒性物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从而能快速筛选材料。因此,细胞毒性试验为生物学试验中首选试验项目。
(一)评价类型简介
医疗器械的细胞毒性可以有以下二种评价类型:
1. 按不同生物学终点评价
(1) 细胞形态学评价:定性检测方法,结果评价相对比较初浅,通常仅作为一种辅助或补充的方法。
(2) 细胞膜效应评价:中性红染色法,台盼兰染色法,荧光素染色法等。
(3) 细胞生长能力评价:细胞增殖度测定。
(4) 细胞代谢特性评价:MTT法、各种测定细胞总蛋白量,蛋白质合成率和酶活性的方法。
2. 按不同接触方式评价
(1) 浸提液方式:将供试品浸在介质介质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温度的作用,取其浸提液与培养的细胞接触。
(2) 直接接触方式:将供试品直接与培养的细胞接触。
(3) 间接接触方式:将细胞与供试品隔开,在该体系中上层的供试品可以通过中间介质中的孔隙影响下层的细胞。包括琼脂扩散试验、滤膜扩散试验。
常用的细胞毒性试验
MTT (四唑盐)法:哺乳动物细胞的线粒体酶可将黄绿色的MTT降解形成蓝紫色的物质,用二甲基亚砜(DMSO)将其溶解成溶液,用酶标仪测定其浓度,从而定量测定细胞的存活比例。
该试验用于细胞毒性定量评价。
对该试验有干扰的供试品不适于本试验。
浸提方法
常用浸提方法举例:按照4g/20ml浸提介质的比例,浸提介质为含血清的细胞培养基,(37±1)℃,(24±2)h。
注意:浸提液接触细胞之前,如果进行过滤、离心等处理,应详细记录并对这些步骤加以说明。宜避免对浸提液进行处理,例如对pH值的调整,因为这会影响到试验结果。
细胞毒性结果分析
定性评价:分级达到2级以上时被认为有细胞毒性效应。
定量评价: 细胞活性下降大于 30%被认为有细胞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