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校教育内部审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doc

格式:doc   大小:10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校教育内部审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doc

上传人:lxydx666 2017/2/6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校教育内部审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高校教育内部审计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摘要:改进和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对我国高等院校建立现代内部审计制度, 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提高教育审计工作的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明晰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管理重要性基础上, 探索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创新的路径, 提出高校内部审计在管理体制、审计计划、审计作业等方面创新的具体设想。关键词: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创新中图分类号: 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 ( 2013 ) 04-0-01 高校内部审计作为现代我国高等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的产物, 它在加强经济监督,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有效,提高学校的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1, 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内部审计正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校内部审计要实现“三化”,就必须大力推进高校内部审计管理创新[3] 。一、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的重构与整合(一) 高校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专业化。高等院校人事部门应明确审计处的人员配置, 人员及部门负责人的任职条件等事项。审计部门负责人应懂专业, 能够领导部门工作, 代表部门沟通协调、督导审计业务, 使单位的内部审计不缺位和越位。组织结构的专业化有利于强化专业性的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2 (二) 内部组织成员团队化。高等院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业务工作的需要,在本单位内部安排能够胜任的各类专业的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审计项目组, 形成若干个审计项目团队。组成的各审计项目组独立完成内部审计的相关工作, 经过审定后再报送主管部门和单位。各审计项目团队成员组成要素质相当, 结构合理, 有助于团队的合作与交流, 有利于审计项目的按期保质完成。(三) 矩阵型内部审计组织结构的构建。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对象复杂多样、管理活动复杂、专业技术要求高, 因此, 高校应构建矩阵型组织结构, 该结构由两套管理系统组成, 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系统, 另一套是为完成某一审计工作而临时组成的横向系统。这种结构稳定、适应性强、效率高,能充分满足高校审计工作的需要[4] 。二、积极构建新型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计划管理属于审计工作的宏观层面, 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我国高等院校审计计划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编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审计缺乏长远和科学的规划; 二是高校内部审计计划管理缺乏统筹和协调; 三是在内部审计计划执行中, 随意性变动频繁,变动也缺乏程序制约[5] 。(一) 改进计划编制工作。一方面, 要加强调查研究, 走访有关机构和部门, 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 征求相关单位意见, 确定年度审计工作目标和重点, 制定的相关计划既围绕中心, 又突出重点、服务大局。二是建立长期、中期和年度计划三者结合的计划体系。要以长期审计计划为导向, 中期审计计划为基础, 年度审计计划为核心。这种计划体系的建立有利于 3 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 有利于高校审计部门进行综合规划, 全面履行审计法定职责。三是采用滚动编制法来制定内部审计计划。首先确定计划周期,然后制定周期计划,在该周期计划执行完一年或两年后, 再对执行情况作一次分析和估计, 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计划, 从而使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 出现问题及时矫正。这种制定内部审计计划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