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书面解释是.doc

格式:doc   大小:1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面解释是.doc

上传人:brozn 2022/4/12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面解释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面解释是:中国画起源于像石、画像砖.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其实具我的学****和理解,通俗一点的中国画很多的地方受佛教的影响,代表人物为:吴道子。
书面解释是:中国画起源于像石、画像砖.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
其实具我的学****和理解,通俗一点的中国画很多的地方受佛教的影响,代表人物为:吴道子。
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和不似之间”的感觉:而西洋画呢?那么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国画”在20世纪的诞生
水天中在《“中国画"名称的产生和变化》一文中指出,“把我们民族的绘画叫做‘中国画’,是近百年内才出现的事.”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至少在明末,随着传教士将油画艺术带到中国之后,将这种“西洋画"和外乡的中国绘画(被称为“吾国画”、“中国之画”、“中国画"等)对应比较的风气,就在中原大地上悄然兴起了。如明末姜绍书《无声诗史》中对中西绘画进展的简单的比较,惊叹于西洋绘画的严谨的造型,称“中国画工无由措手”;崇祯八年(1635)年,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亦称此为“中国画绘事所不及”。这种简单的类比直到20世纪初的各类笔记、文献中仍然比比皆是,“中国画",这时的“中国画”从概念的外延上仍然比后来的“国画”要大的多,可以认为根本上就是用来指代中国历代绘画的一个总称。蔡元培1918年4月15日在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开学式上的演说中明确指出:“中国画和书法为缘,西洋画和雕刻为缘." 尽管有一种附和“中西二分”的比照之风气的嫌疑,但可以认为,如此体系性的认识是建筑于对中国绘画史的总体相貌的把握和理解之上的。但根据笔者的调研,直到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之前,没有任何资料支持“国画"这一概念已产生或应用。
1、1919年:“国画”的第一次诞生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这一年,一场关于“整理国故”的运动的争论肇始于思想气氛活泼的北京大学. 一时间,在“保存国粹"“发扬国光”等等对这场运动庸俗化的曲解 之下,“国”字风行一时,许多“中国有,外国没有”的东西,被创造性地和“国”字这个定语联络到了一起。国乐、国医、国菜等等概念相继问世,肩负着民族国家文化复兴使命的“国画”概念也在这一阶段应运而生。如1923年成立的广东癸亥合作社(1925年改称国画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国画,振兴美术”,1926年苏州成立“国画学社"等等,都是比较早的“国画”的记载。尽管遗憾的是我们已无法追查到“国画”概念的始作俑者,但根据当时著名的文人何炳松、郑振铎等人对这样一种“言必称‘国’”的社会风气的记载,我们可以不难看到“国画”概念产生的必然、盲目和急迫。如1923年1月顾实指出:“迩来国家观念普及于人,……种种冠以“国”字之一类名词,复触目皆是。” 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