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高一数学下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44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数学下知识点.docx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4/12 文件大小:4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数学下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下期数学学问点
一.三角恒等变换
1、两角和及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⑵;
⑶;⑷;
⑸ 〔〕;
⑹ 〔〕.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⑴.

升幂公式
降幂公式,.
⑶设,,那么,,。
④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向量加法的结合律:(+) +=+ (+)
⑤常用结论:
〔1〕假设,那么D是AB的中点
〔2〕或G是△ABC的重心,那么
7.向量的模:
1、定义:向量的大小,记为 || 或 ||
2、模的求法:
假设 ,那么 ||
假设, 那么 ||
3、性质:
〔1〕; 〔实数及向量的转化关系〕
〔2〕,反之不然
〔3〕三角不等式:
〔4〕 〔当且仅当共线时取“=〞〕
即当同向时 ,; 即当同反向时 ,
〔5〕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其对角线的平方和,

8.实数及向量的积:实数λ及向量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
〔1〕|λ|=|λ|||;
〔2〕λ>0时λ及方向一样;λ<0时λ及方向相反;λ=0时λ=;
〔3〕运算定律 λ(μ)=(λμ),(λ+μ)=λ+μ,λ(+)=λ+λ
交换律:;安排律:. ()·=(·)=·();
①不满意结合律:即
②向量没有除法运算。如:,都是错误的
〔4〕两个非零向量,它们的夹角为,那么 =
坐标运算:,那么
〔5〕向量在轴上的投影为:
︱︱, 〔为的夹角,为的方向向量〕
其投影的长为 〔为的单位向量〕
〔6〕的夹角和的关系:
〔1〕当时,同向;当时,反向
〔2〕为锐角时,那么有; 为钝角时,那么有
9.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及非零向量共线〔也是平行〕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λ。
10.平面对量根本定理:
假如,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λ1+λ2。
(1)不共线向量、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全部向量的一组基底;
(2)基底不惟一,关键是不共线;
(3)由定理可将任一向量在给出基底、的条件下进展分解;
(4)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惟一. λ1,λ2是被,,唯一确定的数量。
向量坐标及点坐标的关系:当向量起点在原点时,定义向量坐标为终点坐标,即假设A(x,y),那么=〔x,y〕;当向量起点不在原点时,向量坐标为终点坐标减去起点坐标,即假设A〔x1,y1〕,B〔x2,y2〕,那么=(x2-x1,y2-y1)
11. 向量和的数量积:
①·=| |·||cos,其中∈[0,π]为和的夹角。
②||cos称为在的方向上的投影。
③·的几何意义是:的长度||在的方向上的投影的乘积,是一个实数〔可正、可负、也可是零〕,而不是向量。
④假设 =〔,〕, =〔x2,〕, 那么
⑤运算律:a· b=b·a, (λa)· b=a·(λb)=λ〔a·b〕, 〔a+b〕·c=a·c+b·c。
⑥和的夹角公式:cos==
⑦||2=x2+y2,或||=⑧| a·b |≤| a |·| b |。

符号语言:假设∥,≠,那么=λ
坐标语言为:设=〔x1,y1〕,=(x2,y2),那么∥(x1,y1)=λ(x2,y2),即,或x1y2-x2y1=0
在这里,实数λ是唯一存在的,当及同向时,λ>0;当及异向时,λ<0。
|λ|=,λ的大小由及的大小确定。因此,当,确定时,λ的符号及大小就确定了。这就是实数乘向量中λ的几何意义。

符号语言:⊥·=0坐标语言:设=(x1,y1), =(x2,y2),那么⊥x1x2+y1y2=0
四.解三角形
一 正弦定理
〔一〕学问及工具:
正弦定理:在△ABC中,。
在这个式子当中,两边和一角或两角和一边,可以求出其它全部的边和角。
注明:正弦定理的作用是进展三角形中的边角互化,在变形中,留意三角形中其他条件的应用:
(1)三内角和为180°
(2)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面积公式:S=absinC==2R2sinAsinBsinC
(4)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
sin(A+B)=sinC,cos(A+B)=-cosC ,sin=cos,cos=sin
〔二〕题型 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共有三种题型
题型1 利用正弦定理公式原型解三角形
题型2 利用正弦定理公式的变形(边角互化)解三角形:关于边或角的齐次式可以干脆边角互化。
题型3 三角形解的个数的探讨
方法一:画图看
方法二:通过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边的不等关系检验解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