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与中欧国家的差距
秋 风 最近与朋友们到中欧国家走了一趟,除德国、奥地利外,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都是转型国家。回来之后,每个朋友都会问,东欧的情况是不是非常糟糕?这里顺便说一句:大概只有中国媒体还在大量使用“东欧”这个中国与中欧国家的差距
秋 风 最近与朋友们到中欧国家走了一趟,除德国、奥地利外,捷克、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都是转型国家。回来之后,每个朋友都会问,东欧的情况是不是非常糟糕?这里顺便说一句:大概只有中国媒体还在大量使用“东欧”这个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词汇,尽管在讨论转型问题的时候使用这个词也不算太错,但严格说来,我们走过的那些国家属于“中欧”。
对于朋友们的提问,我的回答是:这些国家的状况相当不错。当然,由于时间匆忙,我们的走访完全是走马观花,可能连蜻蜓点水的程度都不到,因而这个结论未必十分可靠。不过,我们也与几位当地的学者进行过一些讨论,对商业状态,对各种公共设施、对住房等物质生活条件、对人们的精神面貌进行了粗略的观察,似乎也是可以得出某种结论的。
这个结论可能让不少朋友五味杂陈。根据媒体报道,或者,人们仅仅根据自己的想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东欧国家的局面非常糟糕。这样的想象毋宁说是期望。是的,在中国,不少人是期望听到中欧经济、社会、政治的负面消息的。只要是关心国运的人,就不可能不对中国、俄罗斯、中欧等国家采取的各个不同的转型、变革模式进行比较,而不少人相信,中国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的成就独步天下,超迈古今。那些来自俄罗斯、中欧的负面消息,无疑可以给这一信念不断增添新证明。
毫无疑问,在我们走过的那几个中欧国家,这类负面消息非常之多。比如,有学者向我们抱怨,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很多内部人利用种种手段盗窃企业的资产。生活在那里的中国商人会嘲笑那里的政党分了合、合了分,当年的风云人物如今已然星散,等等。
不过,在我们这些游客眼里,这些国家却具有不小魅力。这里说的不是中欧大地上那古老而幽静的城市和广袤而碧绿的农田,及穿插其间的原始森林,而是指一种便利且适合人居的生活环境。我们白天最多的时间是在车上,因而注意到,在中欧各个国家,公路交通相当便捷,道路养护得非常好。在从布拉格到布尔诺的路上,我们曾经绕行了一段复杂的乡村公路,但路面依然十分平整。
我们一路所经之处,即便是乡村,人们的居住条件都是相当不错的。房前屋后都相当整洁;房屋可能不是崭新的,事实上,这些国家有太多的旧房屋,更有无数老房子,但这些房屋都很结实。国内无所不在的铁栏杆,尤其是铁窗栏杆,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各种公用设施都是齐全的;就公用设施而言,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在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看不出有太大差别。据我们的了解,这些国家的民众的社会保障也是相当完善的。
当然,这里也有蒸蒸日上的建设迹象,尤其是在布达佩斯。这座城市的大多数建筑建于19世纪后期。推测起来,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大概很少进行修缮,有的地方已经比较破旧。我们看到,有很多楼房被围起来,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修缮――还好,不是中国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