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4/12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
郝玉萍 摘要:会计工作的基本产品是定期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计信息失真套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出发,利用现代博弈理论的观点,从立法主体不到响其他主体的选择行为,这种决策或选择的过程就是博弈。
博弈论分析的特征,首先是假设的合理性。博弈论的基本假设有两个:一是强调个体行为理性,假设当事人在进行决策时,能够充分考虑到其所面临的局面,并且能够考虑到人们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从而做出合乎理性的选择;二是假设博弈各方最大化自己的目标函数,能够选择使自身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其次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博弈论把现实世界中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各种复杂的行为关系高度抽象概括,进而运用现代数学的方法,研究不同参与方的策略选择问题,使分析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准确。
再次是研究结论的现实性。博弈论分析的最根本特征是强调不同参与方之间行为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即某一方的收益或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而且还依赖对手的选择,同时,把信息的不完全性作为基本前提之一。这就使其研究结论与事实非常接近,更有利于结论的实践和推广。
现代经济学的博弈理论重点在于“多方”“多次”博弈,最终达到给定其他方所采取的战略,某一方只能采敢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成本最低为“纳什均衡”状态。达到这种状态的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愿意接受的行为规则。
会计生活中的许多活动同样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如: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在会计监督中的博弈,企业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博弈等等,同样,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博弈论加以分析。

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博弈分析

(一)立法主体不到位
从信息使用者方面来看,由于各自利益目标的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一样。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是需要真实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为他们不仅为了税收的需要,更肩负着调节社会经济运作、管理国民经济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但是,有时由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出于粉饰政绩等某种特殊的需要,可能并不需要也不希望会计信息真实。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他们关注债权能否按时收回,要求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尽早采取决策。目前,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是银行。但是并非所有的银行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有时,银行和信贷部门及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来看,真实的会计信息不见得对他们有利。对企业投资的自然人所有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明晰,其利益相关最大。
从制度的角度来看,制度中的个体有各自的利益,每个个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个体不可能无限扩大自身的利益。因而,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不影响制度中其他个体的利益或影响最小。这种由于不同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导致个体利益最优的实现方式的总和就是规则,规则的总和又形成了制度。
如前所述,理想的制度是多方、多次博弈,最终达到;给定其他方所采取的战略,某一方只能采取某种战略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或使交易成本最低的“纳什均衡”的状态。会计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也应当多方、多次博弈。我国的会计立法一直体现着国家的主体意志,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