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qnrdwb 2022/4/13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和对于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实际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和对于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理论、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那么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才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才能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好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预****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指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和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和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精品文档请下载)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理",推开拓展,使认识到达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进步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实在际的议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粹,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