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53].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53].docx

上传人:wltawn 2022/4/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5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安顺市西秀区民族中学 王丽丽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2、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3、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安顺市西秀区民族中学 王丽丽
教学目的:
1、理解和掌握相关论文知识,把握论点、论据、论证及脉络。(重点)
2、体会阅读议论文的要点和技巧。(难点)
3、领会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字词梳理
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áng)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获得知识。 
诚意:使自己的心意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使自己的心不妄动,不生邪念. 
修身: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惯。 
齐家:使自己的家庭或成员可以齐心协力,和睦相处.(精品文档请下载)
治国:治理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抽象:不能详细经历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阐述的话题是什么?
明确: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自然科学。
?
明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交代话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
进一步揭露传统教育弊端,再次点明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得出结论。总结全文,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提出希望.
板书: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2)-(5)      (6)-(13)
         引论-———--—-—--—-本论-—-———--—--结论
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是重视实验)(不是儒家侧重的像自己的内心去探究所谓的治国平天下之道的抽象道理,而是用科学实验来提醒事物的本质。)(精品文档请下载)
课文研读、合作探究
(1)“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明确: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不重视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精品文档请下载)
(2)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展实验?
明确:
科学开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方法:
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详细的方案.
(3)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已经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明确: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误以为埋头读书就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精品文档请下载)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现身说法)
(4)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明确:
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5)怎样做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
第二,探究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方案的探究.
四、探究论证方法:
1、讲道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第2段:引用《四书》上的《大学》里的话,解释“格物致知”的出处和含义。
第3段:引用《大学》里的话,论证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原因,是由于格物致知不是为探求新知识,而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精品文档请下载)
2、举例论证:
第4段:举王阳明格竹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第5段:继续举王阳明观点的事例阐述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真正义。
第12段:举个人经历事例,详细说明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或论证了在王阳明的思想下,中国的学生普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精品文档请下载)
3、正反比照论证:
第7段: 只能……不是
第8段:不是……而是
第9段:不是……它需要……它是要有……
突出强调,论证有力,使观点更加鲜明而更利于人们承受。
讲道理可以正反比照,举事例当然也可以正反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