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6].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6].doc

上传人:mirfkk 2022/4/1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6].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和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精品文档请下载)
⑵ 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精品文档请下载)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理论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⑶ 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阐述的?
(学生阅读课文,挑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精品文档请下载)
道理⑴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⑵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⑶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存一个疑心求真的态度,靠理论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理论才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精品文档请下载)
⑷ 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方案的,积极主动的探究,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究”的精神、“勇于理论"“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精品文档请下载)
⑸ 简述本文的阐述思路
明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和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化说理,思路非常明晰.(精品文档请下载)
⑹ 归纳本文构造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如今的世界.(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⑴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