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核舟记》教学设计[291].docx

格式:docx   大小:1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舟记》教学设计[291].docx

上传人:mirfkk 2022/4/13 文件大小: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舟记》教学设计[291].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舟记》教学设计
台山市新宁中学 马小颜
教学目的
1、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2、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奉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过《核舟记》教学设计
台山市新宁中学 马小颜
教学目的
1、有条不紊的说明顺序.
2、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奉献,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二、赏析课文.
(一)集体朗读课文并考虑:
1、理清本文的段落构造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讨论明确:
1、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构造形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和来历。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构造、舟上的人物和题名。(第2—4段),详细介绍核舟的正面,(第
5段),介绍核舟的反面,写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 (精品文档请下载)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雕刻家的技艺.
2、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舟的反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反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 (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考虑
1、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2、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3、“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1、奇巧. 2、“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的广泛,艺术构思的巧妙和高超的手艺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精品文档请下载)
3、在全文起着桥梁作用,为下文张本,总起下文。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考虑:
1、这段的内容是什么?
2、介绍“核舟"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自己动口讲一讲。
讨论明确:1、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2、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 (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考虑:
1、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2、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绘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精品文档请下载)
3、从作者对佛印的神态、动作的刻画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4、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5、你从哪些描绘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讨论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