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关于小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小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的思考.doc

上传人:赖大文档 2022/4/1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小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小麦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的思考
小麦是焦作市第一大粮食作物,小麦生产对粮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焦作市小麦生产虽然取得了连年增产,但由于化肥、农药、灌溉水、种子等农业投入品价格的上涨,增产不增收的矛盾依然突出。连续3年秸秆还田地块可酌情少施或免施钾肥,减少钾肥的施用量。二是增施土壤有机肥。有机肥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土壤蓄水、保肥、供肥和抗旱防涝能力,而且能进一步提高小麦的品质,保护和改良土壤环境,起到化肥不能起到的作用,因此要大力推广堆肥沤制和沼肥的应用。
二、农药“减量增效”
(一)全面实施绿色防控
综合运用农业、生态、物理方法以及施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保护好田间天敌生物,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通过运用如沼液浸种、太阳能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确保小麦生产、产品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二)准确把握防治时期
小麦生长期间,要密切关注各级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情报,适期开展防治,力争做到“病要治早,虫要治小”。小麦病虫草害防治要把握好5个关键时期:一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麦田杂草冬前化除。此期杂草草龄小、抗药性差,小麦处于分蘖期,麦苗未封行,此期化除适时、省药、省工、效果好。二是2月下旬至3月初防治小麦纹枯病。三是3月下旬至4月初防治麦蜘蛛。四是4月中下旬至5月初开展“一喷三防”活动,综合防治小麦病虫害。4月中下旬也是麦田主要害虫(穗蚜、吸浆虫)的各种天敌盛发期,要保护和充分利用各种天敌,在天敌不能控制害虫为害时,实施农药防治。五是5月上中旬麦田除杂草。此时除杂草可有效控制翌年麦田杂草的发生量,降低麦田杂草的为害。
(三)正确运用对路农药
要根据药剂的性能和防治对象的发生规律,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农药。混用农药具有兼治不同防治对象的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配时要保证高效、安全,才能达到农药混配后扩大防治范围、增强防效的目的。要坚持轮换用药,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提高农药使用寿命。在防治方法上,要全面普及统防统治,统防统治可有效阻止害虫的迁移和病菌的蔓延,能大大减少用药次数和防治成本。
三、灌溉水的高效利用
(一)及时掌握田间需水状况
小麦整个生长期要浇5~6次水,不同的生长时期浇水都有不同的要求。要在了解小麦各关键时期需水特点后,看天、看地、看苗情、看时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再确定是否浇水及如何浇水。一看“天”。当降水量超过小麦当时需水量时,就不再浇水。二看“地”。土壤墒情好、土肥足的麦田两合土质要浇小水或不浇水。三看“苗情”。小麦群体过大、追肥量过大,不可浇水或推迟浇水。四看“时期”。看小麦处于哪个生长时期,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前个生育期浇足水的,下一次浇水要适当延迟。冬小麦不同时期适合的土壤含水量参考值为:出苗期为80%,越冬期为55%~80%,返青期至拔节期为70%~80%,孕穗期至开花期为80%,灌浆期为60%。
(二)大力推行節水灌溉
目前,焦作市小麦生产已有80%的农田实行了地下管道输水与管道灌溉,该灌溉方法实现了输水速度快、减少蒸发、降低成本、省地、省劳力的效果。但与喷灌相比,管道灌溉仍存在着水资源浪费严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