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硫肥和锌肥
本讲稿第一页,共五十三页
硫 元 素
本讲稿第二页,共五十三页
硫的营养作用
植物体内含硫和磷相近,一般为干重的
%-%。
十字花科、百合科、豆科植物含硫高。
硫在作氮硫的需求。
膨头肥巧施:在提蒜薹后随水冲施含美可辛15~20公斤,以加速蒜头膨大。
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锌 元 素
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以阳离子Zn2+形态被植物吸收。锌在植物中的移动性属中等。
锌的作用:
是一些脱氢酶、碳酸酐酶和磷脂酶的组成元素,这些酶对植物体内的物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和蛋白质合成起重要作用;
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
稳定细胞核糖体的必要成分;
参加叶绿素的形成。
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作 物 的 缺 锌 症 状:
♥植物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
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受抑制
♥ 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
♥ 玉米“白芽病”
♥ 果树“小叶病”
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中国缺锌土壤较多。缺锌土壤施锌增产效果显著,以玉米尤为突出。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玉米:叶片失绿,并有褐斑,形成“花白苗”,果穗缺粒秃尖。
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小麦:叶脉两侧出现白绿条斑或条带,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不整齐。严重缺锌时不能抽穗,穗小粒轻。
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棉花:苗期叶片失绿,边缘向上卷曲,茎伸长受抑制,节间缩短,植株呈丛生状,生育期推迟,产量低。
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页,共五十三页
大豆: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有褐色斑点,逐渐扩大成环死斑块,荚少、产量低。
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果树:“黄斑叶病”:新梢的上、中部叶片叶脉保持绿色,叶脉间为黄色。“小叶病”:新叶变小,顶部出现莲座状簇生。“小果病”: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渣多汁少。
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蔬菜:中上层叶片失绿、变黄,嫩叶小,常称“小叶病”。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簇生,果小皮厚,产量低,品质差。
本讲稿第四十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三页
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三页
土壤有效锌分级
有效锌含量(mg/kg) 评价
< 很低
- 低
- 中等
- 高
> 很高
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三页
作物对锌的吸收特点:
作物对锌的敏感程度常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对锌最敏感的作物有玉米、高粱、大豆、棉花、番茄等,中等敏感的作物有马铃薯、洋葱、甜菜等。
多年生果树对锌也很敏感。
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三页
土壤中的有效锌:土壤中有效锌含量受很多因素影响,一般是酸性土壤中锌的有效性比碱性土壤高,当土壤pH值为6.5时,就有可能缺锌。我县土壤pH值均大于7.5以上,极易出现缺锌症状。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也能影响土壤有效锌的含量,有机物分解后可以释放出较多的有效锌。此外,有一些有效锌含量不高的土壤中,如有效磷含量高或施用大量磷肥,常加重作物缺锌的症状。
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三页
可在播种时将锌肥条施在播种沟内的种子旁边,或先在播种沟内施锌肥,并与土壤混合后,再行播种。由于锌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在施锌肥时,如不进行耕耙使之与土壤混合是没有效果的。
播种前或移栽前是土壤施锌肥的最佳时间。
果树上施锌肥时,可在树周围撒施或表面环施后翻入土中。
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三页
锌是玉米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在缺锌土壤中合理施用锌肥可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并能有效预防玉米“花白苗”的发生。根据试验,锌肥以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