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docx

上传人:科技星球 2022/4/14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
 
 
 
 
 
   
 
 
 
-5085(2011)30-0185-02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梗病人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   
 
   
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与护理干预措施
 
 
 
 
 
   
 
 
 
-5085(2011)30-0185-02
【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梗病人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42例心梗患者经心理护理后有效的促进疾病恢复,增加病人对治疗的信心。
【关键词】急性心梗心理特征护理对策
由于心梗疾病具有病情重、疼痛发作频繁、程度较剧、持续较久等特点,因而导致病人因病情发作而表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及失望等情绪。另外,心梗病人大多免疫功能低下,而造成的因素主要有:(1)病理压力;(2)心理压力(主要有疼痛、失眠、焦虑或恐惧)。
1急性心梗患者心理特征
(1)恐惧,如疼痛时的涉死感。(2)焦虑,如疾病预后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3)烦躁,如病情反复发作不稳定;急性期病情重,疼痛不能立即缓解。
,部位、性质与心绞痛相似,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多无诱因,休息和含服***甘油不能缓解,患者常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濒死感,少数虽无疼痛,但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1]。病人渴望得到最及时的抢救,以便转危为安。病情好转的病人尽管病情已基本稳定,可是还不敢下床活动,这对心功能恢复不利[2]。
,瞻前顾后,想到以后是否能胜任工作、生活、前途、家属、孩子等。病人有苦恼、忧郁、沮丧的心理反应,这种病人显得特别烦躁,不合作。
,少数病人对心肌梗塞疾病认识不足,产生了无所谓的心理,在卧床休息方面,不能很好的配合,主要是因为不****惯在床上大小便或因卧床胃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容易产生自尊受损、羞耻感、抑郁等心理变化。
、体位不适、术后伤口疼痛、排尿困难引起病人烦躁情绪,术后长期服药对病人产生一定的经济负担,引起病人焦虑。
2护理对策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加强服务观念,理解、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
,还要给予情感支持,在疼痛时,护士尽可能陪在病人身边,使病人感到医护人员可信。医护人员娴熟的医疗操作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是赢得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的保证,同时对病人来说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病人感到可信、可敬,从而获得安全感。
,如条件不允许,在病人床上排便时要以隔帘遮挡,限制外来人员探视,避免病人自尊受损,产生羞耻感。
(1)给予心理支持,增加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护理方法指导:饮食指导,嘱患者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