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供学习参考
凄美绝伦 晚唐抒情诗人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自号玉谿生,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西元八一二年〕,卒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西元八五八年〕,享年四十七岁。李商隐是晚唐渐趋寥落的诗坛中最光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想象如此生动, 表达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这是诗人在结尾两句所想表达的内容。
供学习参考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著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诗人心底的万丈深情。
抑郁不得志 身在尘世向往方外
唐代的某年,李商隐前往拜访一位隐者,但是最终没有遇到隐者,于是写下两首七言绝句?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中第一首的内容如下: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声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秋水,指秋雨。悠悠,悠闲自在。秋雨本来没有悠闲自在的境界,但是因为隐者和观察者的心灵投射,秋雨变得人格化。“梦中来数觉来稀〞,诗人李商隐已经屡次梦见来拜访这位隐者,但是醒来时却觉得现实的情景好遥远。李商隐虽然没有点明拜访的隐者的,但是一定是李商隐非常敬仰的一个隐者。
供学习参考
玄蝉,秋蝉。冬青,冬青科常绿乔木,耐寒,经历霜雪而不凋谢。李商隐在此诗中精心选择了一系列的意象:秋雨、草房柴门、秋蝉、落叶、冬青树,徘徊于现实与梦境、出世与入世之间,创造出飘然尘外、冲淡平和的境界。
悠闲自在的秋雨,浸润着草房的柴门。梦中无数次来过这里,醒来却感觉很遥远。秋天的蝉已经不再鸣叫,树叶开始变黄飘落。但是,隐者的门前,有一颗经过秋霜依旧苍翠的冬青树。隐者出门还没有归来。唐代有很多隐士,自然也会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拜访者,寻访不到就会心生感慨,写下了许多心怀惋惜的诗篇。例如王维的?春日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和贾岛?寻隐者不遇?等。
李商隐的?访隐者不遇成二绝?是此类诗中的佳作。他对隐居者的拜访,是尘世中人对脱离尘世者的拜访。诗歌以对意象的精心营造,以尘世中人的视角,写出了对隐居者闲云野鹤、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供学习参考
诗坛奇才官场失意 临终萌生出尘之志
李商隐九岁丧父之后,遂奉母居住在郑州荥阳。跟随博通五经的叔父李房学习古文和书法,希望能振兴家道。他的学识文章,便在此时奠下深厚的根基。十五岁时著?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名传乡里。十七岁时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令狐楚爱其才,令在其门下与其子令狐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