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 1 页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案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节课着重表达从生物圈的高度认识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理念,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主动探究,勤于思考的习惯,进一步培养收塑料袋、集气瓶、污水取样瓶、手套、照相机、录像机等。
第 3 页
六、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设计:调查、探究、合作与交流。
七、课时安排:1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通过前面的学习与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都是振聋发聩的警钟。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
看图片,认真思考
认真听讲
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相关问题并答复
水土流失、土壤沙化与沙尘暴。
通过观察图片,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学生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与意识
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初步了解本节内容
第 5 页
这节课,我们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对校园周围或家庭所在社区、乡镇的生态环境进展实地调查,了解一下我们生活地区的各项生态指标是否符合标准,并拟定一个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
同学们先阅读课本41页的“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与43页的“退耕还林还草〞两局部内容。
问题设疑:
1、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3、书上与电视里的信息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毁林毁草开荒与陡坡种粮。
实地调查得来的。
退耕还林还草
阅读课本
小组讨论并制定自己小组的方案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与谐、自由的学习气氛。
第 6 页
?
4、如何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开展。现在,如果我们想调查本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应该怎么做,根本步骤有哪些?大家按小组进展讨论,制定各自的调查方案
方案一:
课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进展社会实践,亲自获得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②课上交流,制定方案。
我们本地又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呢?你们认为哪些环境问题是最主要的?其现状如何?你们将通过什么途径进展调查?这些都是我在上节课就已经布置大家讨论的,那么,等一下我们将分组进展讨论、交流,在之前,我先作一些简要的指导。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工程,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
鼓励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课下分组实施,并进展宣传,使更多的人受到环保教育,使环保意
将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分享,互相交流,形成从现在做起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与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的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唤起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保
第 6 页
对校园周围环境进展局部调查,写成校园环境保护条例
②到环保部门或烟台环保网站,了解烟台市的空气状况、水源状况、城市垃圾的处理状况、烟台的植被现状、生物种类与数量状态等。
相互交流,形成综合报道,拟订一份切实可行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把环保建议书贴到烟台环保网站上。
相互交流
进一步掌握本节的内容
第 8 页
小结
总结“拟定方案的方法步骤〞
[稳固练习]
,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环境最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