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bkeck 2022/4/15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4、《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磁县体育运动学校 杜嘉宾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讲演稿,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找出课文当中是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的,把相关的语句划出来.
2、“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究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究应有想象力、有方案,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大学》中所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和丁教授所讲“格物致知”的目的是否一样?
明确:《大学》: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到达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丁教授:格物致知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获得新知
4、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究应该有想象力、有方案,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5、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到达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根底教育的优点是注重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教学,缺点是无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才能。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2、完成练****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课文精读
1、用文中语句答复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详细的方案。
2、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仔细阅读文章,找出作者是怎样阐述的?
明确: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开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存一个疑心求真的态度,靠理论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过渡语:传统的中国教育“”,缺乏对理论才能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丁教授提倡的这一点,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理论才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那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