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2/14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村卫生工作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农村卫生工作计划 xxxx 年,我县农村卫生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市、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以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为抓手, 巩固完善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进一步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积极推进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促进我县农村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积极推进农村卫生改革 1 、开展农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认真制定农村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方案, 依靠政府领导, 加强部门协调,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和安排,适时组建县卫生会计核算中心, 承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经济管理和会计核算业务, 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收支全部纳入县卫生局,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开展全额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零差率销售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转变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补医”状况。 2 、开展县镇医疗卫生机构纵向业务合作试点。充分发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龙头作用,采取业务合作、技术支援、进修提高等方式, 全面帮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县人民医院选择 2个、县中医院选择 1 个经济运行较为困难的镇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二、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 1 、认真落实农民健康工程目标任务。在加强与上一轮农民健康工程衔接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坚持政府主导,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 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农民健康工程各项工作。2、深入开展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镇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 确保年内全面达到市级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标准,争创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同时, 全面启动农民健康工程先进镇创建工作, 年内 40% 以上的镇达到农民健康工程先进镇标准。 3 、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组织开展督查工作,推动全县农民健康工程的开展。加强信息交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营造良好氛围。 4 、以创建”农村卫生工作综合示范村”为抓手,认真落实农民健康工程各项工作目标。强化新农合制度建设, 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落实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住院分娩率力争达到 98% 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 10/10 万、 5‰ 和 8‰ 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 180/10 万以下。三、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规范基金收缴,确保完成年度筹资工作 1、切实做好年度筹资工作。3 月底前完成 xxxx 年度筹资工作, 确保全县农民参合率在 99% 以上, 做到”应保尽保”。做好医疗救助对象、 70 岁以上老人的参合工作,确保这一特殊人群参合率达到 100% 。对于在筹资工作结束后参合家庭出生的新生儿、复退军人、婚嫁人员, 可以在出生、退伍、婚嫁一个月内凭相关证明补办当年参合手续。 2、进一步规范基金收缴。完善滚动式筹资制度, 确保在 12 月底前完成 2010 年度筹资任务;同时,年中积极做好调整筹资标准、补偿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1 、全面开展以”强化管理,健全制度,规范服务,提高补偿比, 提高满意度”为主题的新农合管理年活动,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加大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力度, 建立资金补偿登记、报销流程公示、资金管理审计、责任追究问责、工作绩效评估等制度, 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制度, 细化管理要求, 努力实现政府、群众、定点医疗单位和经办单位”四满意”的目标。 2 、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后《睢宁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进一步统一、规范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工作。 3 、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作用,做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每年必审,结果公示。各经办单位、各定点医疗单位要设立农民投诉信箱, 并公示监督举报电话, 保障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 加强社会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和补偿公示制度,县、镇、村定点医疗单位要逐月公示新农合补偿名单、金额,接受社会监督。 4 、加强农村医疗救助与新农合制度的有机衔接。降低困难群众就医门槛,推广两个制度在补偿报销时的一站式服务,提高救助对象补偿及时性。(三)切实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1 、严格执行县统一的新农合管理办法和《徐州市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徐州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单位管理, 规范服务行为, 建立定点医疗单位准入和退出机制, 强化内部监督和医药费用控制机制, 提高参合住院病人受益水平,确保住院实际补偿比达到 40 %以上。 2、认真研究探索”费用总量控制、次均住院费用限制、次均门诊费用限制、平均处方限额、处方药量控制”等费用控制措施,完善医疗费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