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8].docx

格式:docx   大小:16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8].docx

上传人:brozn 2022/4/15 文件大小:16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28].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演讲的思路、内容,并体会语言
2、学****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论证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论证方法和作用
三、①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
检查字词拼音 3、理解演《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演讲的思路、内容,并体会语言
2、学****文中的论证方法和作用、论证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论证方法和作用
三、①教学过程:
作者介绍
检查字词拼音 3、理解演讲相关的内容
演讲的类型很多,但大多要有鲜明的观点、明确的态度、明晰的思路、充实的内容.
4、小组合作:①、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②、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③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解释)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 获得知识。
(含义) “格物致知” : 由探察物体而得到的知识
格物致知精神: 实验精神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究;第二,探究应该有想象力、有方案,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论点: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小组合作: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讲了哪些道理来说明观点?
(第4段)举例论证,举王阳明对着竹子硬想七天来“格物”的例子,说明了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没有真正理解格物和致知的真正含义.
(第9段)道理论证,说明了实验是有方案、有目的的探测,需要目光、勇气和毅力。(7、10段)
(第12段)举例论证,举自己的经历为证,说明了中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理论,重思维轻动手的弊端。
6、小结课文
7、课外拓展
要实现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8、布置作业
课文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想一下,这是不是符合实际?假设是,应该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