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8].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8].doc

上传人:brozn 2022/4/15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38].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大埔县高陂镇平原学校 李家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大埔县高陂镇平原学校 李家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丁肇中先生于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在文中,作者针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对中西方教育的认识,从中国传统教育入手,联络自身经历,分析实验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提出我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具有疑心求真的态度,可以靠理论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文章思路明晰,语言通俗易懂。灵敏运用各种论证手法,娓娓道来,,现身说法,给人启发。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孩子,已经理解了议论文的一些文体常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议论文的才能,根本可以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方式等,但对于议论文的论证过程(论证思路)、论证方法的效果分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给予指导.
三、教学目的
知识目的:理解议论文的文体常识;理解作者生平;掌握重点字词的字音、解释;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才能目的: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情感目的:引导学生感受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乐于动手实验的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深化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学****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树立格物致知精神,做乐于动手实验的人。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主要教法、学法
在教法上,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那么,通过创设情境、对话交流等的方式,激发学生学****兴趣,指引学生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
在学法上,以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为主,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获取新知,培养学生的思维才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才能.
七、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安排两课时完成。在第一课时学生主要理解几点内容:本课的学****目的;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作者丁肇中的生平;学****本课生字
字音、解释,熟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理解“格物致知”、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做了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温故知新
复****检查学生对生词、议论文文体常识、课文构造的掌握情况,由复****旧知引入新课。
:生词
:
(1)议论文文体常识
“三要素”、常用的论证方法、常用的构造
(2)课文构造
文章体裁、中心论点、段落层次
设计意图:通过复****让学生更好地积累生词,加深对议论文文体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面的深化理解、探究课文做好准备.
(二)探究学****br/>1。精读课文,理解观点
(1)“格物致知”是丁教授点出论题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结合课文,说说它的意义是什么?(提示:传统意义、当下真正意义)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