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佛曰人生作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题记
曾一度懵懂走过了多少轻狂的岁月,也曾在灯火阑珊之处独钓孤舟,终究是我不懂。过去的风景已不再属于我,佛曰人生,心灵在佛法中升华。默念着
佛曰人生作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题记
曾一度懵懂走过了多少轻狂的岁月,也曾在灯火阑珊之处独钓孤舟,终究是我不懂。过去的风景已不再属于我,佛曰人生,心灵在佛法中升华。默念着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是啊,人生在世未免会有苦难,何苦去埋怨?何不坦然面对?遵循本心,意义和价值终究会明白的。何苦纠缠?学着佛陀拿一朵花细细闻,是否看到了笑容?明白了,拈花一笑,灵魂的旅途。仿佛置身其中,无比宁静,像空旷的山林缥缈无际。脱离轮回,这是何等的境界。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却诠释了六道众生的理念。人是有凡心有欲望的,要做到这一点可能很难。万恶出于心,若心净了便可抛除邪念除去邪淫,不随生死相续。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由此看来人活一辈子并不容易。人生在世间时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唯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静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才能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佛教教义的核心是:人生一切皆苦,而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消除人的欲望便可避免苦的因果。
《悟性论》中这样说: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