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doc

上传人:雨林书屋 2022/4/15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
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
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译
文】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知识链接】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
(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蜿蜒
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
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
同深秋的寒霜。沙漠并非雪原,诗人偏说它“似雪”,月光并非秋霜,
诗人偏说它“如霜”。诗人如此运笔,是为了借这寒气袭人的景物来
渲染心境的愁惨凄凉。正是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得格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格外强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
【趣题链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
33夜上受降城闻笛-教案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