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佛语经典语录600句]佛语经典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
佛语经典语录〔一〕:
佛语经典语录101条
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二、色即是
四十八、假设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四十九、假设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五十、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五十一、是心不必更求心,是佛何劳更觅佛,倘于言句上作露布,境物上生解会,那么堕在骨董袋中。
五十二、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五十三、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五十四、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五十五、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五十六、能常省察,那么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五十七、自见性者一切业障刹那灭却。
五十八、悟心简单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五十九、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
六十、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苦恼。
六十一、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六十二、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六十三、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六十四、一切法相,皆是假名,原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六十五、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六十六、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六十七、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六十八、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六十九、真心是菩萨净土。
七十、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七十一、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七十三、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七十三、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假设能彻住那么万法一如。
七十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七十五、却物为上逐物为下,此乃是学道省力工夫。
七十六、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七十七、平常心是道,趣向即乖,到崮里刚要脚踏实地,坦荡荡,圆陀陀,孤*危峭,不立毫发知见。
七十八、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七十九、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相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八十、假设起精进心,是妄精进;假设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八十一、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那么知君不行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八十二、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八十三、不行说。
八十四、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八十五、学道如同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八十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八十七、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八十八、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八十九、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九十、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九十一、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管用,证须实证,假设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九十二、前生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九十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九十四、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九十五、恰恰专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九十六、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苦恼扰攘假设以利根威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原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