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1
文档名称: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60KB   页数:10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森森 2022/4/16 文件大小:6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1
  
  《枫桥夜泊》选自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第19课《古诗三首》。这首古诗具有写景细腻、意境深邃、情景交融及语言生动的、有苦恼、有欣喜时,你是用什么方式表达的?
  预设:用表情或语言,还可以用手中的笔。
  是呀,还可以用手中的笔。在我录生活,表达感情,许多诗成了千古的佳作,这也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
  在众多的情感中,有一种情感,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人类的全部历史,这就是乡愁。从古至今,写愁眠的诗歌不计其数。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写乡愁的诗是比比皆是。
  〔出示〕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齐读
  〔出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裂,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沉痛。齐读
  〔出示〕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表达诗人对远方的亲人殷切思念的情思。齐读创立时间:20xx-5-4 11:19:00
  〔出示〕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齐读
  〔出示〕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
  苏轼因为政治境况的失意,以及和弟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思绪满怀。
  小结:大家必须发觉,全部的愁绪都与一种景物联系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思念之情,都寄予在了明月上。那么没有明月的夜晚呢,诗人又把浓浓的思乡之愁寄予在了哪里?
  古诗的整合,使学生头脑中对“明月”的情感有了积淀,初步体会诗人借明月抒情感的情怀。
  过渡:今日走进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诗〔板书课题〕《枫桥夜泊》
  二、提醒课题,解字读题
  1、齐读课题,“泊”是什么意思?〔板书:停岸〕
  2、读了题目,你还知道了什么?
  预设:在枫桥这个地方,唐朝诗人张继途径此地,泊船夜宿。
  3、理解了题目,谁来读一读题目?〔指名读〕
  请感觉一下第三个字带给你的感觉,再读,读出了“泊”意,大家一起读。










  从古诗的题目入手,初步感知“泊”发生的时间、地点,确定整首诗悲凉的感情基调,为理解诗句做铺垫。
  三、通读感知,读懂诗意
  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
  〔1〕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自由朗读,读正确,读通顺。
  〔2〕看着书下的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小组内沟通,老师巡察,点拨
  〔4〕齐读
  2、读出韵味,读出感觉,像刚刚读题目一样,有感情地读诗。
  鼓舞学生在正确朗读的根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