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家访心得体会“千名教师访万户, 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的开展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家访, 对我们每个教师来说, 一点儿都不陌生。它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 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访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的情况, 还可以及时的倾听到家长对教师及学校的建议。而作为家长, 也可以真实的了解到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的支持与理解,同时也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可以说是一举数得。在这次家访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 有的家中父母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 孩子交由爷爷奶奶管教, 长辈的宠爱使得学生心理放纵, 有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 特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的心理有阴影, 这些都对教育工作增添了难度。再如,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对子女有求必应, 以至于溺爱和放纵, 养成了骄纵的心理, 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通过家访, 我陷入深思, 如何能使学生爱上学习, 爱上学校这个大家庭,从而实现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要具备爱心和童心教师的个性特征和教学表现对课堂教学秩序有很大影响。专家认为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首要因素是学生必须喜欢老师, 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亲其师, 信其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爱心和童心。我们对学生像父母一样的爱,对学生的每一个关爱和激励的眼神,学生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并且会用加倍的热情来回报我们。我们具有一颗童心, 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能真正和学生成为朋友, 从而使学生喜欢我们。二、用放大镜寻找问题学生的优点人人都有想获得赞赏的需求, 年纪越小, 获得赞赏的需求越强烈。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十多个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学业上和课堂习惯上有良好的表现而时常获得老师的称赞, 其他多数学生获得老师赞赏的机会很少, 更有不少学生不但根本没有得到赞赏的机会, 反而时常受到斥责和处罚。这些学生的特征不是学习习惯差, 就是成绩不太理想。由于他(她) 们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老师的欢心和赞赏, 最后他们往往自暴自弃, 出现各种不良行为, 成为破坏课堂秩序的主导因素。我们对那些缺点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