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6b颅骨骨折的护理-.ppt

格式:ppt   大小:42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6b颅骨骨折的护理-.ppt

上传人:伊利雪糕 2022/4/16 文件大小:4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6b颅骨骨折的护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6b颅骨骨折的护理-
概念
颅骨骨折
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临床意义
骨折引起的脑膜、脑、血管、神经损伤
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发生机制
是否骨折主要取决于
外力大小
作用方向6b颅骨骨折的护理-
概念
颅骨骨折
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临床意义
骨折引起的脑膜、脑、血管、神经损伤
合并脑脊液漏,颅内血肿及颅内感染
发生机制
是否骨折主要取决于
外力大小
作用方向
致伤物与颅骨接触面积
颅骨的解剖结构特点
颅骨骨折的性质和范围主要取决于
致伤物的大小和速度
外力作用与头部的方向
伤者年龄
着力点的部位
着力时头部固定与否
分类
按骨折部位:
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按骨折形态:
线性骨折、
凹陷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按骨折是否与外
界相通:开放性
骨折、闭合性骨折
颅盖骨折
临床表现
凹陷性骨折:好发于额、顶部。若损伤脑重要功能区浅面,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神经系统定位病征。
线性骨折:发生率最高,局部压痛、肿胀。常伴有局部骨膜下血肿。
临床表现
颅底骨折
骨折部位
脑脊液漏
瘀斑部位
可累及的脑神经
颅前窝
鼻漏
眶周、球结膜下(熊猫眼征)
嗅神经、视神经
颅中窝
鼻漏和耳漏
乳突区
面神经、听神经
颅后窝

乳突和枕下部、咽后壁
少见
颅底骨折
辅助检查
X线检查:颅盖骨折(确诊)。凹陷性骨折,可显示骨折片陷入颅内的深度。
CT检查:了解骨折情况和有无合并脑损伤。对颅底骨折有诊断意义,能显示骨折部位,发现颅内积气。
颅盖骨折处理原则
单纯线性骨折:处理因骨折引起的脑损伤或颅 内出血,尤其是硬脑膜外血肿。
凹陷性骨折手术指征:
合并脑损伤或大面积骨折片陷入颅腔,颅内压升高,CT检查中线结构移位,有脑疝可能。
骨折片压迫脑重要部位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非功能区小面积凹陷骨折,无颅内压增高,深度超过1cm者择期手术。
开放性粉碎性凹陷骨折。
外伤后颅内积气
外伤后颅内积气又称外伤性气颅,几乎均因颅底骨折累及鼻旁窦或乳突气房所致,故常合并脑脊液漏。
少量无张力散在性颅内积气,无需特殊处理,治疗针对脑脊液漏;大量颅内积气,张力气颅时钻孔排气;伴有脑脊液漏的复发性气颅,按脑脊液漏修补的原则,及时手术。
何谓一抗二要三避免四禁
一抗------使用TAT和抗生素预防感染
二要------1 要取头高位,坐位床头抬高15-30°2要保持鼻腔、外耳道、口腔清洁
三避免------1避免大声咳嗽、打喷嚏、擤鼻涕 2避免从鼻腔插管 3避免用力屏气排便
四禁------1禁堵塞 2禁冲洗3 禁滴药 4 禁腰穿
脑脊液漏者取半坐位的意义
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压闭漏口以减少或阻止脑脊液外流,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
低颅压综合症
kPa(60mmH2O)以下,以体位性头痛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其临床特点是头痛剧烈,呈全头痛或枕颈额颞持续性胀痛或无固定位置痛,可向项肩放射。常伴有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坐起站立及活动时头痛加剧,多在平卧或头低脚高位时头痛减轻或消失。
低颅压综合症的预防和治疗
(1)严格掌握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指征,最好应用颅内压监护仪指导应用的时间和剂量,一旦有所好转应及时减用和停用。
(2)严格掌握腰穿指征。
(3)对于多发性损伤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纠正低血压休克,及时恢复灌注压和脑血流量。
(4)长期脑脊液漏应及时行脑脊液漏修补术。确诊本病的患者,应去枕平卧,病情较重者床尾抬高10°~30°,适当增加液体入量,必要时行鞘内注射生理盐水,促进脑脊液的分泌,提高颅内压。
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