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无线充电原理.docx

格式:docx   大小:89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线充电原理.docx

上传人:260933426 2022/4/16 文件大小:8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线充电原理.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图1 无线充电技术三大国际标准联盟
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正在不断成熟,技术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标准也在逐步成形。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
图1 无线充电技术三大国际标准联盟
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正在不断成熟,技术发展稳步推进,国际标准也在逐步成形。目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标准有三种:Power Matters Alliance(PMA)标准、Qi标准、Alliance for Wireless Power(A4WP)标准。
图2 WPC推出的Qi标准成员多达212家
三大标准中,Qi标准是由成立于2008年12月17日的全球首个推动无线充电技术的标准化组织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简称“WPC”)制定的国际标准。目前,WPC是全球应用最为广泛、产品化最多的
无线充电技术标准组织。WPC在全球成员单位超过200家,多是通讯产品的世界级巨头。由飞利浦、Fulton几家发起的无线电力传输联盟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目前共有212个成员,通过Qi认证的无线充电产品已达到515款,其中包括三星Galaxy S-View Flip Cover和其他各款手机充电器产品,包括诺基亚、LG、松下、索尼、Moto、夏普、富士通、NEC、Pantech等。这充分显示了WPC的QI无线充电技术在各大领域内的迅猛发展。2010年8月31日,无线充电联盟在北京正式将Qi无线充电技术引入中国。

无论不同的无线充电技术的差别有多大,它们背后的原理就是我们熟知的电磁感应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再利用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从而产生电流为设备充电。一根通电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电流方向,而且通常情况下是非常微弱的,但是如果将导线绕成圆形或者是螺形的话,相同方向的磁场便会叠加,从而形成较强的磁场。其实无线充电的原理就类似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变压器,都是利用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电流。但区别于变压器通过铁芯传导磁场的方式,无线充电设备中的感应线圈经过了一些特殊的调整,是以空气为介质传导磁场的,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同时,和声音的共振一样,两个线圈感应也需要设置一个共振频率,使接收线圈和输出线圈的频率一致,从而在输出线圈电流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在接收线圈中产生足够强的感应电流。
图3 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实现原理
实现无线充电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即电磁感应、电磁共振、以及远距离的无线电波作用。而前两者已经成为目前商用化无线充电产品采用的主要方式。
图4 三种无线充电方式的对比

目前最为常见的充电解决方案采用电磁感应方式。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当电流通过线圈之后,便会产生出磁场;而产生的磁场又会形成电压,有了电压之后便会产生电流,有了电流便可以充电。通过初级和次级线圈感应产生电流,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电流流过线圈会产生磁场。其他未能电的线圈靠近该磁场就会产生电流。通过“电磁感应”这个物理现象,可以将能量从左边的能量发射线圈向右边的能量接收线圈传递。
无线充电联盟(WPC)主要是采用此方法实现能量转移,目前主要为5W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