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简单机械——《滑轮》教学设计一、背景和任务分析从知识体系上看,定滑轮和动滑轮,是继杠杆、斜面等之后的又一简单机械, 学习这一节既是学习新知的过程又是杠杆知识的应用; 从学情上看,尽管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没有仔细观察过,更没有研究过它,所以滑轮的作用是探究性学衡条件分析,所以学习之前要复习杠杆的知识。学生在前几节已学习了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以及杠杆的原理等知识,完成了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性实验,已经具备了简单机械的观察和操作经验以及实验探究能力。从教学任务上看,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所以先引导学生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学生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滑轮和动滑轮,并使学生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学生认识事物要抓本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异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为了让学生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所以安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学生自己得出滑轮特点,即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度方向、而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探究中拓展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本节课的还要让学生学会用杠杆知识分析定滑轮、动滑轮实质,所以要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得出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多杠杆。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学会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关于滑轮作用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进而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3 .学会用杠杆知识分析定滑轮、动滑轮实质;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动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二)、过程与分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出猜想,根据问题讨论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列出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然后小组讨论,得出结果,汇报交流。让学生感受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通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到从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并设计方案、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组内分工协作,操作、观察、记录,让学生体验团队协作的效率。 2、通过介绍通过定滑轮升国旗,让学生感悟升旗时表现的态度与做人的关系。 3 、通过观察、探究实验、分析、比较滑轮的实质和应用,使学生形成分析滑轮在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提升探究物理过程的能力。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动滑轮的实质。四、设计思路: 1 、根据初三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本节教材的特点,本节教学采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验证——交流讨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滑轮的作用探究实验由教学要求的教师演示实验改为让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实验、自主探究,实验现象的记录、比较归纳、然后通过讨论得出滑轮的作用。 2 、本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经历实验规律探究的全过程、体验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激励学生参与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