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糖监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肾内科 王 燕
2013-9-25
第一页,共三十五页。
相关概念
血糖: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分钟之内),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同时也能区分出餐后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后的高血糖。
不同时段血糖监测的意义
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1、对于已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必须和平时一样吃降糖药(或者皮下注射胰岛素)+早餐(早餐量和平时一样),
2、另外对于已诊断为糖尿病的病人,但是却不口服降糖药或者打胰岛素针,只是单纯限制饮食的糖尿病患者,在检测餐后2h血糖的时候,进食早餐也是和平时的早餐量一样,否则就不能了解平
时血糖控制得怎么样了。
监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注意事项
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3、 餐后2小时是指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是从进餐结束后,甚至从进餐中开始计时,这些计时方法都是不正确的,会影响测定结果。
4、口服葡萄糖粉在葡萄糖粉溶解后5分钟内口服,进食馒头餐尽量在短时间(10分钟)内吃完(
时间吃的过长会影响时间的计算)。
监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注意事项
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5、医院抽血检查,在等待期间,不能进食零食、水果、饮料和抽烟等。并且也不宜坐着等,活动量应该和平时一样。
监测餐后2小时的血糖应注意事项
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许多患者认为,有饥饿感就是低血糖。其实有些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自身血糖很高但不能被身体利用,也会产生饥饿感。因此,觉得特别饿,一定要查查血糖,以避免盲目施治。
。口渴是高血糖的症状之一,因此在喝水前最好搞清楚,到底是因为血糖高还是因为体内
缺水。
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血糖波动时,患者易感疲劳。所以,如果觉得全身没劲,应测一下血糖,采取相应措施。
。患者在高血糖或低血糖时开车都是很危险的。如果血糖过低,你可以先吃点糖,15分钟后再检测一下,确认正常后再上路。如果测出来血糖过高,最好请别人开车。
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有些患者睡得特别沉,血糖高、低都不能把他们弄醒。对这些患者来说,如果血糖近期不稳定,最好上床前测一下,上闹钟半夜起来再测一次。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易怒、焦虑、颤抖、心慌、出汗、饥饿等,每个人的感觉不一样,因此出现情绪变糟时,也许该测血糖了。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家庭变故、工作压力会使血糖水平升高,如果压力来源持续存在,需要频测血糖。
。忙碌本身会让血糖升高,另外也容易让人忘记测血糖,甚至忘记吃饭。因此,忙的时候不妨用闹钟或便条来提醒自己测血糖。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什么时候需要做额外的血糖监测
。运动会使血糖短暂升高,接下来又能降低血糖。应该咨询医生,看看运动前可以接受的血糖是多少。锻炼时要把应急的甜食和手机、血糖仪带在身边。
。糖尿病人应该对身体的暗示保
持敏感,出现任何不适都要尽快测血糖。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发生饥饿,大部分是由于低血糖。但有时却不尽然,这是为什么呢?
人是如何感到饥饿的?一般说来,健康人在进食后血糖升高,血糖刺激了负责饥饿和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使人产生饱感。如果血糖降低,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产生了饥饿感。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原来,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葡萄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进入细胞内,才能像汽油进入汽车的发动机一样产生能量。
患糖尿病后,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能进入细胞内,血糖虽然升高,但细胞内却缺乏糖,由此出现“细胞饥饿”,而产生饥饿感。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
饥饿并不一定都是低血糖
因此,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出现“饥饿”的糖尿病患者,如果查一下血糖,血糖结果不仅不低,反而很高。如果此时再大量进食,会使血糖更加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当感觉“饥饿”时,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查血糖,以鉴别血糖到底是低还是高,因为“饥饿”不等于低血糖。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
血糖仪使用的细节
采血部位应轮换
皮肤消毒有讲究
挤血测糖不可取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
血糖仪使用的细节
省钱也要讲安全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