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doc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2014/11/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四地理中考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一. 地球形状及大小
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例题:①站得高看得远,②远处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③月食能反映地球形状,日食不能反映地球的形状④卫星照片——最能直接反映地球形状)
大小: 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
最大的纬线圈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8万里)。毛泽东“的坐地日行八万里”指的是赤道周长。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纬度)
经线(经度)
形状
圆(除极点外)
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
长度
,极点纬线长度为0,纬线度数越大,纬线越短;
(以赤道为对称轴纬线两两对称相等)

等长(约为2万千米)
指示
方向
同一条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
同一条经线指示的是----南北方向
0度线
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以其他经线也叫子午线
度数范围
0°~90°(南、北纬)
0°~180°(东、西经)
度数分布规律
北纬(N):赤道以北纬线,向北纬度越来越大
南纬(S):赤道以南纬线,向南纬度越来越大
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
东经(E):0°经线向东经线度数越来越大
西经(W):0°经线向西经线度数越来越大
判定:0°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
特殊线
赤道(0°)、南北回归线(°N,°S)南北极圈(°N, °S)
本初子午线(0°)、20° W、160 °E
180°
划分界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0°——30°N(S)为低纬度
30°——60° N(S)为中纬度
60°——90°N(S)为高纬度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
20° W以东到160 °E为东半球;20° W以西到160 °E为西半球(大大为西,小小为东——经度大于160的都在西半球,小于20的都在东半球,其余东经E在东半球,西经W在西半球)
二. 地球自转
:约24小时或者一天
:自西向东(正视或侧视图),北(极点)逆南(极点)顺(俯视图)。
(意义):昼夜交替现象(还有能反映地球自转的有:①太阳的东升西落,②各
三. 地球公转地的时间差异);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①太阳高度角在冬季低于夏季;②太阳高度角低纬高于高纬;③太阳高度角正午高于清晨及黄昏;④太阳高度角大则地面受热大;
:一年
:自西向东(正视或侧视图),北逆南顺(俯视图)。
3. 地球公转形成的地理现象(意义):四季的变化(还能反映地球公转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五带的形成、不同纬度气温的差异等)。
3月21日
直射:赤道(0°)
春分日
12月22日
直射:°S
冬至日
6月22日
直射:°N
夏至日
9月23日
直射:赤道(0°)
秋分日
北半球各地:白昼在变短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北半球各地:白昼在变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北半球各地:白昼在变短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北半球各地:白昼在变长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以北半球为例-----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的春分日)①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南、北极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时哪里离直射点(0°纬线)越近影子越短(赤道影子最短,随着纬度升高,影子越来越长)。
②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则反之);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夜现象。【提示: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此时越往北,白昼越长】
北回归线以北各地达到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正午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此时哪里离直射点(°N)越近,影子就越短。
③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南、北极地区无极昼极夜现象。此时哪里离直射点(0°)越近,影子越短。
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有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有极昼现象。【提示: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夜最长昼最短,此时越往北,夜越长】
北半球各地达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物体影子最短的一天;此时哪里离直射点(°S)越近,影子就越短。
⑤从冬至、春分到夏至这半年,北半球各地昼从最短、渐长至最长,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从最低、渐高至最高,正午物体影子从最长、渐短至最短。从夏至、秋分到冬至这半年正好相反。
⑥从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