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徽芜湖某路段施工工程【施工方案】
3
第一章 编制说明与编制依据
一、 编制说明
〔一〕首先,我公司万分感谢业主--芜湖市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准予我公司施工芜湖市花津南路工程,这是对我公司充分的信任,也是我面设计以城市主干路Ⅱ级技术标准为依据。
花津南路结合两侧开发地块的规划标高及规划水系,并以与已建天子港路、在建纬十三路交叉处设计标高为控制标高进行竖向设计,~。
3、横断面设计
花津南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m,道路断面型式为三幅路,其中行人、非机动车为共板,横断面布置为:(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机非分隔带)+〔机动车道〕+(机非分隔带) + (人行道)。车行道路拱横坡度为-%,双向坡,人行道路拱横坡度为2%。
〔三〕路基设计
1、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床填料要求均匀、密实、强度,填料最小强度、压实度及最大粒径应符合标准要求。
详见附表:路基填料及压实度要求
2、一般路基设计
按照设计要求,在路基填筑前,全部去除外表①层耕植土至⑤层粉质粘土,回填符合标准的黄土,回填土时应逐层填筑和碾压,在下层填土层未到达设计压实度时,不得继续填上层土,至道路结构底面下
6
40cm,再做两层〔20cm+20cm〕石灰处理土〔石灰含量8%〕至路床顶面。
3、软基处理
1〕陆地软基处理
①依据地勘报告,针对道路陆地段①层耕植土及①-1层淤泥下为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此种陆地段软基处理设计采用换填垫层法,具体处理方式为:全部去除①层耕植土及①-1层淤泥至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层,换填100CM厚片石,重型机械反复碾压直至稳定,再回填90cm碎石土〔碎石:土=3:2〕,回填时应逐层填筑、碾压,另在碎石土中部、顶面的机动车道位置下各满铺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再回填符合标准的黄土,人行道下黄土回填至结构层底面,车行道下黄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下40cm,其上再做(20cm+20cm)两层石灰处理土〔石灰含量8%〕至路床顶面。
②依据地勘报告,针对道路陆地段①层耕植土及②层粉质粘土下为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此种陆地段软基处理设计采用石灰桩软基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全部去除①层耕植土至②层粉质粘土,以②层粉质粘土作为石灰桩工作面,施打石灰桩,桩径20cm,,桩距70cm,梅花形布置,打桩完毕后再回填石灰土〔石灰含量12%〕至路床顶面。
2〕沟塘软基处理
①依据地勘报告,道路沿线多处遇沟塘,对于沟塘局部,采用换填片石软基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
围堰、抽水、去除全部淤泥,抛填250cm厚片石,重型机械反复碾压直至稳定,再回填90cm碎石土〔碎石:土=3:2〕,回填时应逐层填筑和碾压,另在碎石土中部、顶面的机动车道位置下各满铺一层钢塑土工格栅,再回填符合标准的黄土
7
。人行道下黄土回填至结构层底面,车行道下黄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下40cm,其上再做(20cm+20cm)两层石灰处理土〔石灰含量8%〕至路床顶面。
②道路沟塘软基段在桥头两侧接坡段采用粉喷桩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
围堰、抽水、去除全部淤泥至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层,整平场地,铺设50cm砾石砂垫层,作为粉喷桩工作面,施打粉喷桩,,桩长12m,,梅花形布置,打桩完毕后在砾石砂上满铺二层土工格栅,其上再分层填筑碎石土〔碎石:土=3:2〕,车行道碎石土铺筑至路面结构层底面下40cm,其上再做(20cm+20cm)两层石灰处理土〔石灰含量8%〕。
4、K2+040~K2+280段山体岩质边坡处理
道路于桩号K2+040~K2+280段经过杨家山山脚,道路路基施工时需爆破开挖局部山体,爆破开挖后暴露局部山体需进行片石边坡防护及山体截水处理。
5、路基防护
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路基边坡采用放坡处理,其中填方段放坡采用1:,挖方段放坡采用1:1。亲水路堤采用浆砌片石护坡防护。
〔四〕道路结构层设计:
〔1〕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2〕车行道路面结构型式:
4cm 细粒式密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喷洒粘层油〔SBS型改性乳化沥青,~〕;
9
6cm 中粒式密级配SBS型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
喷洒粘层油〔SBS型改性乳化沥青,~〕;
7cm 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AC-20〔C〕;
喷洒透层油〔乳化沥青,~〕;
18cm 水泥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
18cm 水泥稳定碎石〔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