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今天我很忙》教学
教学内容
《今天我很忙》是一篇充分体现人文关爱的教材。课文以兰兰在家活动为主线,描写了兰兰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和家人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我们能看到孩子在家庭共建的和谐氛围中,幼小的心灵萌发爱的种子,
指导朗读这句话。读出兰兰陪奶奶散步时快乐的心情。
(3)你在什么时候有过 “心里美滋滋的 ”体会。
(生A:过生日,妈妈送我一份礼物,我心里美滋滋的。
生B:国庆节,爸爸带我游了桂林,我心里美滋滋的。
生C:我做的作业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心里美滋滋的。
生D:我帮奶奶捶背,奶奶心里美滋滋的,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兰兰为什么心里美滋滋的?
小结:自己事情自己做,被子虽然叠得很慢很慢,可是能锻炼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奶奶年纪大了,陪她散散步,懂得关心老人。这都是有意义的事,兰兰当然心里美滋滋的。
齐读 “我心里美滋滋的。 ”
奶奶会怎样夸兰兰呢?感受祖孙之间浓浓的亲情。
6、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点击课件出示:早次让
2、认识它们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
4、教师范写 “次 ”。
6、同桌伙伴互相评评,哪个字写很好,给他画一颗爱心。没写好的就互相指点指点。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课文,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15、今天我很忙
叠被子图陪散步图
放肉馅图
铺被子图
"用计算器计算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会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稍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材简析]:例题通过相对复杂的问题情境,引入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教给学生在计算器上按出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的简便按法,再用计算器解决小数加法的实际问题。“试一试”继续通过例4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解决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都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购完物,营业员都能借助计算器准确、快速地算出应付的价钱,今天我们也来用计算器解决一些计算问题。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1、教学例4
(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谈话:怎样用计算器算出她一共用了多少元?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在全班交流中达成共识:只要把“金额”一栏的数据加起来。
(3)提问:那在计算器上,怎样才能按出买铅笔的钱呢?先让学生自己试着按一按,再交流方法。学生的方法可能有:①按照“0”、“·”、“8”、“0”的`次序按键。②先按“·”再按“8”,显示“0·8”,就是买铅笔的钱数。
(4)尝试计算。
(5)集体校对。提问:怎样才能计算得又对又快?学生的想法可能有:①先记牢这个数,然后再按。②看到零点几的小数,可以直接按小数点和小数部分,这样能节省计算时间。③按好一个数,还要看看显示屏,核对一下。④算完还可以用计算器再算一遍。
2、完成“试一试”
(1)提问:如果李芸付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
(2)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小结: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比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法(出示课题),确实非常快捷,正确率也高。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为确保计算的快捷和正确,核对和验算很重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获得准确灵活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有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基础,因此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在书上记下每题的得数。
(2)交流计算的注意点。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明确:先记牢一个数,然后再按,按好后注意核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完成练习九第6题
(1)提问: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2)学生各自用计算器计算这四题。
(3)同桌互相出题并借助计算器解答。
3、练习九第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