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企业上市中知识产权实务指南.docx

格式:docx   大小:12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上市中知识产权实务指南.docx

上传人:d9ljze6 2017/2/17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上市中知识产权实务指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企业上市中知识产权实务指南一、企业上市商标权(一):应用商标要审慎《商标法》中专门规定了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或者不得作为商标注册的情形, 比如我国的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等, 还包括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标记等都不能作为商标使用。还有些商标因为缺乏显著性不能注册。申请注册商标也不能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如在先的近似商标、外观专利、企业商号、著作权、姓名权都可能成为商标注册的障碍。我们曾服务过的一家新三板企业向商标局提出了商标注册申请。公司开始使用该商标并进行了大量的广告推广。未想一年后, 公司收到了商标局的《商标驳回通知书》, 他们申请的商标没能注册。该商标违反了《商标法》有关规定, 复审也很难通过。最终, 只能接受商标无法注册的现实,前期付出的推广努力和已经建立起来的品牌效益都付之东流。商标从申请到正式注册需要一年多时间,如果因为商标违反了商标法有关规定而不能注册, 企业前期对商标的推广投入就白白损失了,而且很可能因此丧失良好的发展时机。(二):淘来的 logo 要小心现在淘宝网上有很多 logo 设计店铺,竞争很激烈,让企业的设计成本降低了,但企业也要注意其中的风险。最好是自己对商标 logo 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同时要与设计公司签订委托设计合同, 在合同中重点约定好设计方案的著作权归属、作品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在正式申请之前,也要对 logo 进行近似检索,以减少商标被驳回的法律风险。(三):商标申请防泄密在商标构思阶段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一定要委托诚信靠谱的商标代理公司或者律师事务所。除了商标代理公司之外, 企业的内部员工、合作伙伴、股东、竞争对手都可能对泄密的商标进行抢注, 有些企业严格遵守未申请不发布的原则, 只有拿到商标局的受理通知书才进行商标发布,这是非常好的做法。(四):个别商标代理公司也会消失很多人分不清受理通知书和商标注册证的区别,有的代理机构也恰恰利用这种情况进行蒙骗,将受理通知书说成商标注册证。伪造受理通知书的情况更加可恨,他们根本就没有申请。低价进行诱骗,这种情况近期在淘宝上也发生过。一千多块钱是小,贻误了企业的发展机遇是大。企业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除了前面讲到的要找靠谱的代理机构以外, 商标申请的信息可以在商标局的网站上进行查询,如果受理通知书是伪造的,在网上是肯定查询不到的。(五)、管好职业经理人,理清商标权属我们服务的一家新三板公司是一家大型食品企业,由一个知名职业经理人陈先生负责运营。该公司推出了一款功能性食品并在该食品上使用了商标。公司对这款食品投入了巨额的广告宣传费用, 使这款食品很快就家喻户晓, 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职业经理人离开了公司。公司在进行交接的时候才发现公司最畅销商品的商标竟然注册在陈先生名下。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其实际情况的发展和结局远比文中复杂。本案中我们只想说明, 企业的所有者一定要重视企业的品牌, 特别是商标的所有权归属。现在企业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企业所有者在放权的同时, 商标权不能放, 须亲自负责定向参与再授权执行。所以企业一定要注重知识产权的内部管理,经常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整理,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解决。提醒大家可以找知识产权机构如尚标做长年尚标顾问。(六)、商标转让手续无效我们曾服务过一家公司为了符合在天猫商城开店的要求,急于购买一个已经注册的商标。他们通过自己的渠道找到商标卖方, 最后双方以十万元成交并办理了商标转让手续。用这个商标在天猫商城顺利开店, 开始宣传推广。但不久他们收到了一纸原商标权人的律师函, 要求他们停止该商标, 理由是该商标根本没有转让过。原来出卖方根本不是真正的商标权利人, 利用伪造的证件和手续进行商标转让诈骗。(七)、品牌加盟防止商标注册证没下来招商商标受理通知书是商标注册申请提交后, 商标局发给商标申请人的受理证明, 和商标注册证根本不是一回事。用商标受理通知书替代商标注册证的情况在品牌加盟欺诈中很常见。为了防止在品牌加盟过程中被骗,建议在考察品牌加盟项目时把品牌商取得商标注册证作为一个硬条件, 否则尽量不要冒险, 同时要考察品牌商的真实实力, 不要听品牌商的扩大宣传, 除了看他们指定的旗舰店,还要实地考察其他加盟商的经营情况。(八):公司收购中的商标品牌法律风险公司收购、并购中关于商标权的纠纷很多, 一般是因为在并购前没有考察好商标权的真正权属状况, 以为买了企业股权就买到了品牌, 其实公司商标注册在第三方名下, 而第三方又是独立的企业法人,造成后期的纠纷。二、创新型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功课怎么做? 总结: 商标事务中的法律风险问题有技术上的问题, 也有社会道德水平的问题, 但终究需要企业自身重视品牌( 商标) 的法律层面。新三板及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