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源航全航太大学
流体力学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学 院:航空宇航学院
学生姓名:杨馨
学 号:011210833
低速风洞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1、 实验段设计
该风洞设计最大风速为了 100米每秒,预设功能为
3、稳定段及整流装置设计
稳定段又称安定段. 整流装置包含蜂窝器和纱网等, 其目的都是使气流均匀或降低紊流
度,故名整流装置.
③蜂窝器
蜂窝器由许多等截面小管道并列组成, 形状如同蜂窝,其作用在于导直气流, 使其平行
于风洞轴线,把气流中的大尺度旋涡分割成小旋窝,,蜂窝管
道对气流的摩擦还有利于改善气流的速度分布.
⑦蜂窝器截面形状选择
为了减小损失系数,采用较好的六角形截面
C3蜂窝器截面尺寸选择
为了到达较好的整流效果,取蜂窝口径为了 10厘米,长度为了60厘米.
,网的层数取 2,网的粗细取28目/寸.
4、 扩压段设计
扩压段,也称扩散段, .
5、 拐角及导流片设计
气流经过拐角时很容易发生别离, 出现很多旋窝,使流动不均匀或发生脉动. 因而在拐
角处设置拐角导流片,预防别离和改善流动.
.拐角圆角设计
对于圆截面的管道,通常当转弯半径 R与管道直径D之比在2以上时,损失才比拟小
,由于风洞管道的直径很大,尤其在第三、第四拐角处,要求转弯半径大 于风洞直径2倍是非常困难的.
①导流片设计
拐角处每排导流片数量一般为了 10~20个,为了使导流效果明显,并考虑不同拐角处气流速
度的差异,在第一、第二拐角处每排布置 12个导流片;第三、四拐角处每排布置 24个导流 C,〈〈低速风洞设计>表 2-2各种导流片的性能,采用 ,,, 但强度好,
大中型风洞拐角导流片一般都采用翼剖面型.
6、 回流段设计
回流段在风洞管道中, 位于风扇系统后至第三拐角, 仍采用扩张管道:一方面继续把动能转
变成压力能,减少气流损失;另一方面是为了了增加管道面积,以得到较大收缩比.
可求得回流段长度为了:(-4) /tan( ° )=.
7、 风扇段长度确定
+8+8+6+--1= 米
8、风洞整体尺寸确定
风洞横向总体尺寸确定
第四拐角至第一拐角之间包含稳定段、收缩段、实验段、扩压段,长度为了:
+2+6+8+8+++6+1= 米
第二拐角至第三拐角之间包含风扇段、回流段,长度为了:
+2+++8+1= 米
风洞纵向总体尺寸确定
第三拐角至第四拐角之间长度为了:
8+6+1+1+14=30 米
第一拐角至第二拐角之间长度为了:
+14+3+4+1+1= 米
9、风洞能量比计算
能量比定义:
实验段气流的动能流率(即单位时间通过的动能)与通过动力系统输入风洞的功率之比.
1) 以电网输给风洞电机的功率作为了输入功率:
X电机=* P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