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核舟记》教学设计[328].docx

格式:docx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核舟记》教学设计[328].docx

上传人:bkeck 2022/4/17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核舟记》教学设计[328].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核舟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重点放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上。

文言文教学。( 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找四名学生朗读第 2- 5 段,然后分析讨论。
( 1)这四段文字是对 “ 核舟” 的详细细致的说明, 作者怎样说明的?可分成几个层次?
第 2-4 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正面;第 5 段是一层,说明的是船的反面。作者是按
照由正面到反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的。
( 2)研读第二段。设计问题如下。①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先介绍“ 核舟” 的体积,接着写船舱, 重点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②介绍“ 核舟" 体积时,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
现什么?
突出王叔远的“ 奇巧” 、“ 灵怪" ,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③请同学领会“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和“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的意境,让学生自己
动口讲一讲.
( 3)研读第三段.
讨论:①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着重说明什么?
着力表现苏武、鲁直和佛印三位游览者的神情态度。
开展小活动:课堂表演(找三个男生分别扭作苏东坡、黄鲁直和佛印, 让他们按照课文
中所述的情境实际演练, 主要目的是活泼课堂气氛,变抽象为形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达
到愉快教学的目的)。
老师点拨: “ 东坡” 和“ 鲁直” 共阅一手卷,如有所语, “ 佛印” 矫首昂视,屈膝盘坐,
神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表演完毕后设计考虑题如下:
②从“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 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 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和
佛印的“ 矫首昂视” 这些描绘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从这些描绘中可以看出, 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 豪放的胸襟, 说明他们在山光
水色的掩映之中, 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 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妙意境里。 佛印的形象那么
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③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是苏东坡。 因为刻画得仔细,所以作者当然也写得细腻;

同时还因为核舟的主题是 “ 盖
大苏泛赤壁云" ,这样说明和主题吻合.
④你从哪些描绘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
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 衣褶” 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 珠
可历历数也。”
小结第三段: 这段文字, 说明人物神情态度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 描绘每个人物又
是按照由上部到下部的顺序,层次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