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25].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25].doc

上传人:whetyo 2022/4/1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25].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反复吟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借助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
3、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题破山寺后禅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反复吟咏,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借助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
3、知人论世,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一些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的意蕴,感悟意境;
2、赏析名句.
3、背诵这首诗。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浩渺的的诗海里,,诗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使他们于其中修身、陶冶性情,成就事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常建给我们营造的清新怡悦脱俗的意境,沐浴着朝阳,陶冶我们的性情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作者简介(学生课前自己搜集,课堂交流,师生评议补充)
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年间中进士,但仕途不畅,只做过盱眙县尉,本诗是作者做盱眙县尉时所做.
【诗海漫步】
三、朗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1、先朗读阅读提示第一分句(分号前内容)[写景 清幽 脱俗];
2、老师朗读(课件—配音、配画朗读);
3、学生朗读。
4、学生采用喜欢的形式朗读。
四、理解诗歌一般知识(学生根据理解先谈,教者后补充)
1、 五言律诗:八句;一句五字;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 压韵字及压的韵:双句末尾一字压韵;林、深、心、音;n
【诗海徜徉】
五、赏析诗歌(联想和想象)
1、找出诗歌中描写到的自然景物及声音,并说说用什么来形容它们?试问这样形容有什么好处?
历史悠久、古朴为下文写景张本 给人新、美的感觉
↑    ↑
(古)寺 (初)日 (高)林
虚 (曲)径(幽) 禅房花木(深) → (花木扶疏,幽深清净)
实 (竹)
人悦鸟悦,人和自然和谐交融 使……纯洁澄澈
山光(悦)鸟 潭影(空)人 →(尘世杂念全消,身心愉悦空灵)
万籁(寂) →(幻觉) (余)钟磬音 → (融入佛音,物我两忘)
表现好似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洪亮悠扬绵长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了纯洁怡悦的境界。
[通过师生互动,赏析以下内容]
(一)析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点明时间“清晨”,一“清"字传达清新脱俗的意韵,让人联想到:清晨,天空湛蓝明净,一尘不染,空气新颖怡人。
(2)“寺”点明地点,用“古”进展限制修饰,传达出寺院历史悠久,古朴的意思。并为下文写“高林”“曲径通幽”“禅房花木深”。
(3)“日”用“初”修饰,进一步点明详细时间,并有了景致。用“初”形容“日”,给人新、美的感觉.“林” 用“高"形容,写出林木繁茂高大的风光,阳光透过高林斜射下来的光线给人柔和感,同时照应前文“古”。
(4)整联:清晨,诗人漫步进入古老的破山寺。初升的太阳透过繁茂高大的树木,将柔和温暖的光辉洒在诗人身上。
(二)赏析颔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此联由三个意象“径"“禅房"“花木",组成,用三个形容词“曲”“幽"“深"来形容意象,使诗